小學美術說課稿
作為一名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說課稿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美術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尊敬的評委、老師:
你們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學四年級美術下冊第6課《靜物一家》,我將圍繞教什么,怎樣教和為什么這樣教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和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七個方面來匯報我的教學設計。
一、教材簡說
(一)教材分析
本課的學習內容是按照《國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造型·表現學習領域中設置的階段目標,指導學生通過將身邊的靜物進行合理分類、組合,感悟構圖中主次關系,運用線描的工具,有意識地表現自己所見所感的物品,表達個人對生活的關注,傳遞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材設置了兩個嘗試性的小訓練,以分解本課學習的重點、難點。第一個小訓練是根據主題選擇出與主題相關的物品,使學生從中對靜物的分類有所感悟;另一個小訓練是以畫家作品為范作,在示意圖中標出主要物品的擺放位置(構圖),以此幫助學生加深對構圖中主體物品擺放的位置關系的意識。
作業的設置包含了兩種活動:一、選擇物品進行分類組合;二、用線描表現物品。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繪畫,還是以形象思維占主體地位,因而直觀性教學更貼近學生實際。強調教師課堂直觀繪畫示范。
(三)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認知特征,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靜物的分類、組合,以及構圖中主次關系的基本知識,感受繪畫作品中構圖的美。
2、運用所學,以線描的形式表現身邊的靜物,初步做到有意識地運用構圖這一繪畫語言來傳遞情感與熱愛之情。
(四)教學重難點
為落實教學目標,我把這節課的教學重難點確定為:
教學重點:
1、了解靜物的分類;
2、以線描的形式表現靜物。
教學難點:
1、靜物的有趣組合;
2、作品突出構圖形式美。
(五)教學準備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教學準備對于美術課來說顯得尤其重要,準備好畫具是上好本節課的前提條件。在課前布置學生選擇靜物時,可提示學生一定的選擇范圍,貴重物品、大型物品、危險物品等不宜作為課堂學習用具,教師應給予必要的提示。
教師準備:靜物圖片、范作、多媒體課件,畫具等
學生準備:繪畫6B鉛筆、白紙、美術課本、多件不同用途的日常生活用品等。
二、教法和學法:
(一) 教法
本課在教學設計中注重建立在學生嘗試體驗的基礎上,緊密聯系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根據此認識我采用情境設置、探究感悟、演示指導等教學方法,讓學生了解靜物的分類組合及構圖中主次關系的基本知識,感受繪畫作品中構圖的美。營造給學生全面參與和體驗的空間,使學生在實踐中思考感悟,在體驗的活動中獲得認識,并借助多媒體及教師示范,增加直觀印象,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解決教學難點。
(二)學法
學生是根據一個主題聯想畫出與主題相關的物品,從中對靜物的分類感悟;另外是以畫家的作品為范作,在示意圖中標出主要物品的的擺放位置,以此加深對構圖中主體物品的擺放的位置關系的意識。為了增加感性體驗,課堂上同學們能夠通過分類擺放自己帶來喜歡的物品,自主解決問題,和老師收集的一些生活
中各個場所中常見的的各類靜物的圖片,以圖片和名家作品來拓展自己的思維,提高審美能力及用線描的形式畫一畫自己喜歡的物品,達到小訓練的目的。為了引起學生繪畫的激情,老師在作業前安排靜物繪畫演示。通過觀察和分析,理解老師如何構圖,如何用筆。
三、教學過程
(一) 課堂導入(1分鐘內)
在課堂導入環節,我采取了 “開門見山”式直接導入法。(如:老師說:今天我和同學們去認識一個特殊的家庭,也是很有意思的`一家——靜物的一家。)這樣的做法直接明了,又節約了時間。
(二) 講授新課(約15分鐘)
1、理解靜物概念。
通過提問,舉例、老師小結。讓學生理解“靜物”就是靜止不動的物體。
2、讓學生尋找身邊的靜物并且學會分類。
在學生懂得什么是靜物后,我讓學生在課室內找一找有什么靜物,在家里又有什么樣的靜物,你們會分類嗎?怎樣分?通過活動讓他們關心自己的生活。
3、品讀名家作品,學習如何構圖美。
優秀的名家作品包含著很多構圖美的元素,通過老師的引導講述,同學們的研討,分析。從繪畫中學會如何組合有趣的靜物、如何構圖表現。
4、操作體驗,加深學生的理解。
讓個別學生到講臺前體驗:不同物品的外形,大小、類別擺放出優美的靜物組合。老師及時給予反饋,幫助學生加深印象。
(三) 教師直觀繪畫演示,再進一步加深學生的理解。(約3分鐘)
教師的現堂的繪畫演示,能體現出老師基本功,能得到學生的信任。不但讓學生更直觀的學習,而且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的欲望。
(四) 學生作業(15分鐘)
本課的學生作業我安排約15分鐘。因為本課是線描造型教學,用具較為簡單,學生也易于掌握,繪畫速度較快。學生創作可以自選2—3件物品,與同學一起分
類,用線描的形式把它畫下來。也可以用回憶的方式表現生活中熟悉的題材。關健能體現出生活情趣。
(五) 作業展示與評價(5分鐘)
我把作業展示分兩大類,一類是構圖美的作品;另一類是線條美的作品。學生們通過自評、互評為主的方式進行評價,探討。 教師適時概括小結。
(六)課后拓展
向同學們說明,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每天所面對的景物都是美麗的,只要我們善于發現、善于表現,就能把最普通靜物畫成藝術作品。
四、板書設計
為了讓更多的學生得到表揚,我確定分兩類進行展示。以鼓勵更多的同學參與美術活動。
第6 課 《靜物一家》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
紙品樂陶陶
教學目標:
1、掌握紙團、紙繩粘貼畫的方法技能,能制作一幅裝飾畫。
2、了解單個物體組拼成圖案的形式美法則及淺顯的藝術規律。
3、能運用卷、折、壓、扭等基本方法、技能,制作一件紙條工藝品。
教學重點:掌握紙團、紙繩粘貼畫的方法技能,能制作一幅裝飾畫。教學難點:了解單個物體組拼成圖案的形式美法則及淺顯的藝術規律。
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反饋交流 ……此處隱藏24387個字……1、以典型標志為例講解:標志的一般表現手法:A具象、B意象、C文字
A、具象:運用生動具體的感性形象經提煉、概括等處理,直接表面內容。如表現出版業直接示以書的形象、表現NBA直接用人物打籃球的動作形象、表現小天鵝牌洗衣機直接用天鵝形象為標志圖形等等。
B、意象:運用象征、比喻、寓意、暗示等方式,讓觀者通過聯想、會意達到對內容的了解。象征性標志往往采用已為社會約定俗成認同的關聯物象作為有效代表物。如用鴿子象征和平,用白色象征純潔,用綠色象征生命,用挺拔的幼苗象征少年兒童的茁壯成長、用紅十字表示醫療救助、用羊毛線團表示純羊毛和手工編織特征、用五環表示奧運等等。這種手段蘊涵深邃,適應社會心理,為人們喜聞樂見。
C、文字:運用中英文、數字等形式,經藝術加工、裝飾美化后表明標志傳達的信息。往往有一目了然、強烈的視覺效果。如光明牌牛奶、李寧牌標志、可口可樂、麥當勞標志等。
小結:具象、意象主要以圖案為主;文字以中文、英文、數字、拼音等為主;也有較多標志圖文結合。
[設計理念]通過對典型標志的觀察、分析,歸納出標志的種類和設計的基本方法,為下面的創作奠定基礎。
2、通過演示,學習方法
(1)創意過程和示范:(以紅梅新村小學校徽為例)
A、聯想:由校名聯想到什么?(預設學生回答:梅花等);由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聯想到什么?(預設學生回答:風車、多彩的陽光、彩虹等、乘風破浪的船等);由學生聯想到什么?(預設學生回答:學生像幼苗、像花朵,又像展翅高飛的雛鷹、快樂的小鳥等);由老師聯想到什么?(預設學生回答:老師像太陽,又像辛勤的園?。?/p>
B、提煉:從以上與學校有關聯的內容中篩選出最具代表性的圖形:梅花、風車、水滴、豐富的色彩。
C、概括:對篩選出的圖形文字進行組合、藝術加工。
D、設計:用簡練、概括的形象,明確地表達信息。
寓意:傲然挺立的梅花精神與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標志以梅花圖形為主,既把校名隱含在里面,又寓意梅花不怕困難、不屈不撓的精神。在梅花圖案的基礎上又融入了風車和水滴的圖案,風車象征生生不息、蓬勃旺盛的生命力;一片梅花的花瓣又像一顆小水滴,象征學生們就像朝露一樣充滿生機,但是只有匯入集體中才能煥發出更強大的力量,風車才能轉動起來。五片花瓣五種顏色象征學校生活五彩繽紛、多姿多彩。整個標志簡潔、醒目、流動、富有含義。
圖案下面是常州市紅梅新村小學的漢字和英文字母,表示學校英語特色。設計步驟具體為:
A、構思、立意。標志以梅花、風車、水滴為基本圖形,凸顯學校精神面貌與特色;用五彩色讓圖形更醒目。
B、構圖。以梅花形為外形,把選定的形象巧妙地安排在外形中。
C、配色。色彩要穩重明快、清新柔和。
學習關鍵詞:豐富的聯想、提煉最具代表性的圖形、簡練明確地表達信息。
3、創設情景,感受創意
(1)為所在四年級的一個班級口頭設計班徽,用學會的設計語言互相交流,一是說說聯想到的一些相關圖形等;二是說說標志設計的表現方法,比如文字法、圖形法、圖文結合法;
(2)歸納設計方法:
聯想法——找到物象蘊涵的要義,找到標志所要體現的精神和特點,挖掘出相關的圖形元素。
概括法——提煉出設計標志的圖文要素、色彩取向,最后對文字圖形進行有目的的組合及藝術加工。
啟發學生對常用色彩的感悟與運用:對紅——喜慶、熱情、奔放;橙—-—華貴、活潑、溫暖;黃色—— 成熟、收獲、興奮;綠色——生命、生機、希望;藍色——幻想、活潑、沉靜;紫色——高貴、威嚴、神秘、幽雅。
[設計理念]這一環節的設計旨在通過三種表現手法的學習,讓學生明確標志的基本設計語言;以“校徽”為例的學習,進一步為設計的實施提供了具體的方法。使學生走出標志概念化的設計空間,從而進入創意設計的新天地;口頭說一說四年級的班徽設計,一是讓老師了解學生聯想到的物象,有目的的給予一些好的建議,提供一些圖片。二是讓學生多找到一些設計的出路。
四、創作設計——動手動腦——強化思維
學生掌握標志的構成和設計的基本方法,就可以進行創作嘗試了。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設計質量,老師提供一些班徽作品和一些創作素材:
書籍——象征知識;太陽——象征朝氣;小樹苗——象征少年兒童茁壯成長;小鳥——象征自由;愛心——象征奉獻愛心、團結的班集體;花朵——象征多彩的學習生活、無限生機和希望;魚兒——象征遨游在知識海洋中的學生;帆船——象征乘風破浪、不怕艱難險阻的精神;紅領巾——象征少先隊員……
老師的建議:小標志大作用,請同學們在以下兩個作業中選擇一個來表現,體現標志的魅力。
1、作業之一:在三個標志中選擇一個臨摹,并詮釋它的象征意義;
2、作業之二:為自己所在班級、或個人設計一個有特色的標志,參與四年級組的標志設計大賽。獲獎作品先在全校展示,再懸掛于社團或班級黑板旁的墻面上。
設計要求:簡潔、醒目 、美觀、有創意。
[設計理念]學生有自主選擇作業的空間,突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照顧了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性。
五、審美欣賞——延伸拓展——發散思維
1、展示評價:采取自評、組評和師評的方式。
評價導向:A形象簡潔明了,易認識、易記憶;B有平面裝飾效果;C形象獨特,讓人一看到就能聯想到該標志代表什么。
2、課堂小結:標志是一種圖形的傳播符號,它以精煉的語言向人們表達一定的含義。標志不受不同種族、民族、語言文字的束縛,遍布世界的各個角落,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對標志的理解會更深刻。讓我們再次走進標志世界,欣賞生活中的標志。
3、拓展作業:用標志來表示各個課目。在下面這張課程表中,還缺少了哪些課目標志?請你設計出來,或按本班現在的課程重新設計一張課表。
[設計理念]開放式的課尾欣賞,再次把學生帶入形形色色的標志世界,引導學生深化學習效果;課后拓展作業的布置,可讓對本課感興趣和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進一步探究標志的魅力,再次從書本走向生活。
教學時間安排:一課時
具體安排:導入3分鐘,講授20分鐘,學生創作20分鐘,小結2分鐘,根據具體情況,看學生能不能發現,看老師的引導能不能起效,看學生相互之間能不能觸發,看學生與學習內容、與教師的對話中能不能生成等教學狀況進行調整。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標志作品若干幅,學生作品若干幅。
學生——觀察、收集身邊的標志,了解標志的作用、特征等相關知識。
板書設計
小標志 大作用
作用:識別 指示 引導 傳遞信息
構成:圖案 文字 圖文結合
標志的定義:標志是一種用簡練的圖形、文字和色彩表示某種事物、事件的象征性符號。
特點:簡潔直觀 醒目生動 富有含義
表現手法:具象 意象 文字
小學美術說課稿圖文推薦
Copyright©2023寵物網www.www-999906.com/版權所有 備案號:魯ICP備20000893-7 網站地圖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聯系QQ;153586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