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課前透視】
司馬光是我國宋代偉大的史學家。這篇課文講的是他七歲的時候砸缸救人的故事。全文情節生動,敘事性強,利于激發學生讀書興趣,淺顯易懂的語言為我們展現了一個沉著、機智、勇敢、聰明的小司馬光形象,對學生也起到了一定的榜樣感召作用。
對于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課文內容相對熟悉,但是城鄉學生會存在差別,教學中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抓住課文故事性強的特點,突出以讀為主的線索,促使學生在讀中熟悉,讀中感悟,讀中思考,進而體會司馬光的機智、勇敢。同時應結合課文插圖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增進對課文的理解感悟。
【教學目標】
1、通過讀書,認識“司、假”等13個生字,會寫“別、到”等6個字。
2、能正、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通過朗讀來感悟司馬光遇到緊急情況,沉著、勇敢、果斷救 人的品質。
3、能從課文插圖中觀察出人物的表情、動作、神態。
4、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掛圖或課文故事的VCD、課件等。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談話:
這節課我們來拜訪一位古人,他是誰呢?(板書:司馬光),這個人你了解嗎?相機教認生字“司”,介紹復姓“司馬”以及司馬光。
思路:創設談話情境,引發提問,組織學生談話交流,了解學生對人物及課文內容的感知,為新課展開做鋪墊。
2、觀察:
出示插圖,從圖中你看懂了什么?還有什么地方不懂?
思路:把觀察與談話結合起來,培養學生觀察思考能力,口語表達能力,鼓勵學生質疑,有利于教學活動有的放矢。
〖對話平臺
一、自讀(掃清字詞障礙,打下讀悟基礎。)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課文。畫出生字,新詞,讀準字音。
思路:培養自我讀書能力,確保讀書活動有效,應該從一點一滴抓起。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二、識字(多種方法鞏固識字,促進學生記憶。)
1、同桌利用字卡,互讀檢測。借助“我會認”和“我會寫”引導學生交流識字方法,如換偏旁、猜字謎、組詞識字等。
2、開火車讀生字,讀詞語。隨機選擇生字擴詞或選擇句子指導朗讀。強調重點字“玩、司”的讀音,同時引導學生注意“一”的不同讀音。
思路:課標指出:識字和識字能力的培養是一二年級語文教育的重點。多形式的識字與交流識字方法,激發學生識字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識字能力。
三、寫字(突出重點字的指導,培養良好寫字習慣。)
1、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我會寫”中的六個字,發現六個字的規律:左右結構。組織學生討論在書寫中應注意什么?
2、自由練寫,教師有意識地指導難點字:如“那、都”兩字中的“右雙耳”的寫法。
3、書寫展示,相互評價,引導學生把不好寫的字多寫幾遍。
思路:課標指出:識字與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扎扎實實的加強寫字訓練,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寫字能力,更重要的是促進學生良好書寫習慣的養成。
四、討論(讀書交流,理清故事內容。)
1、指名分段讀文,引導學生思考課前提出的不懂的問題,如:小孩子是怎樣掉時缸里的?當時情況怎樣?是誰救了他?是怎樣救的?等等。
2、分組討論,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讀懂的問題。
思路:充分發揮學生自讀交流的優勢,實現生生互動,培養了學生閱讀、合作的能力,促進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課上,我板書完課題后,讓學生齊讀課題并提問“你讀完課題后有什么問題?”學生提出:春雨真的有色彩嗎?春雨有怎樣的色彩?我讓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匆豢凑n文中的春雨到底是什么顏色的。
在講第一句時,我出示細線讓學生體會春雨的“細”“輕”。讓學生想一想春雨還像什么?有的學生說像羊毛、像細紗……
在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對課文中小動物的討論進行討論:“你同意哪一種動物的說法?說一說你的看法。如果你不同意書中小動物的說法,那你認為春雨是什么色彩的?”因此得出不少答案:五彩的(春天五顏六色的花開了);藍的(天是藍的);紅得(花朵是紅的);同彩虹一樣(雨后可能有彩虹);無色的(因為與本來就是無色的)。得出答案以后,我讓學生再讀課文,再次體會文中春天景物的特點,感受春雨的美好。
為了拓展學生的'想象力,我問學生:春雨給你留下怎樣的感覺或印象?學生的答案出乎我的預料,他們的想象是如此的豐富:
1、春雨是五彩的,因為春天的花是五顏六色的。
2、春雨是甜甜的,有一首唱雨的歌“小雨,小雨,沙沙沙,沙沙沙……雨水真甜……”
3、春雨是快樂的,下雨時,可以不打傘光著頭在雨中跑,感覺很爽。
4、雨聲是好聽的,沙沙沙,沙沙沙……
最后,我鼓勵學生在自己的“小本本”上寫上你喜歡的春雨的樣子,并配上漂亮的插圖。學生的興致很高。
1、識字教學四步走。
改變單純識字的教學,而是循序漸進,將學生識字學習分四步。讓孩子借助拼音讀文,在文中圈畫出本文生字,這一步能讓學生讀準字音;然后讀帶生字的句子,這一步能簡單理解字意;從句中畫出帶生字的詞語,這一步讓學生對詞語的應用有了初步認識;最后從詞中識字,主要是加深對字形的記憶。這樣處理生字,符合孩子的認知規律,學生比較容易接受,另外,通過一些有趣的游戲,如開火車、摘果寶寶等增強學生識字的興趣,效果良好。
2、從問題入手,引發學生的思索,領悟文本。
首先讓學生通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本,以“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引發學生的思索,有的學生說“我知道了荷葉姐姐像一把傘?!?、有的說“我知道荷葉姐姐很高興。”、還有的說“我知道荷葉姐姐因為幫了別人才高興?!苯處燀槃菀龑?,“你是從哪兒知道的`?”指導學生從字、詞、句中去理解,理解后指導朗讀,在朗讀中去品悟,這樣做培養了學生獨立閱讀,獨立思考的能力,加深對文本的深入理解。
3、鏈接生活,升華情感。
在學生感悟到“小動物們因為得到荷葉姐姐的幫助而快樂,而荷葉姐姐因為幫助了小動物們而高興”后。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一說“生活中你是不是曾經得到 ……此處隱藏6631個字……的話說說粽子的樣子和味道,但是本以為孩子們都能吃過粽子肯定能說的很好,但是說話訓練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發現孩子們對于粽子的樣子和味道表達得不夠完整。
我反思一下他們對于說話訓練不夠完整的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是有的孩子不喜歡吃粽子根本沒有見過,第二就是對文本第二自然段理解不到位。第二自然段主要寫了粽子的'一些特征,并且是從外到里的順序描寫了粽子的樣子。
訓練長句子的能力,在反復誦讀中訓練,這樣才能培養語感。但是我班孩子的朗讀能力是比較薄弱。,主要一節課又要分析重點段又要認讀生字還有書寫生字??偢杏X給孩子們朗讀課文的時間不多。再有就是在家不能做到充分的閱讀,孩子們對于文本內容不熟悉,所以影響朗讀效果。做好語文課前預習我覺得非常必要。
優點:本節課的教學結合我做的PPT形象而有效的`讓學生理解了象形字的奇妙以及中國漢字的博大精深,教授完畢之后,我又對象形字進行了拓展,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不足:拓展的部分雖然激發了學生興趣,但是對于二班的個別不聽課的同學而言,仍較有難度。我會在今后的教學中吸取經驗,既做到面向全體,又要針對個體,并且聯系家長共同規范學生行為習慣。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看圖學文的童話故事。課文通過小壁虎向小魚、黃牛、燕子借尾巴的經過,講了小壁虎的尾巴斷了可以再生的特點和小魚、黃牛、燕子尾巴的用處,課文較為簡單、易懂。但是我本來認為本班的學生家中沒有什么課外書,課外積存極少,好多學生對壁虎不了解,讓他們課前搜集有關壁虎的資料也沒有條件。而且他們讀書常常有口無心,很多學生自讀課文僅停留在讀通順、識字的階段,不會結合書本配的圖片進行摸索。因此,我在教學進程中,就先扼要的'介紹了一下壁虎的特點,告知了他們壁虎尾巴有自衛的功能,然后導入到課文的開頭壁虎遇到蛇的一幕。這樣,學生豁然開朗。但是,在之后的教學中,學生卻沒有了新鮮感,雖然順利地完成了這堂課,卻很平淡,學生沒有自己的新發覺。也許給學生問題,讓他們自己去發覺更好一些。
《語文課程規范》中指出:同學是學習語文的主人,教師是同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課堂是同學學習、活動、發展的重要場所,是他們自身的課堂。教師在教學中應激發同學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同學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情境,讓每個同學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文學習活動中,點燃小朋友思維的火花,開啟心靈的智慧,感受勝利的快樂,使同學在生動和諧的課堂氛圍中充沛鍛煉自身,展示自身,提高自身,為同學創新能力的發展提供一片廣闊的天空。下面這一語言活動教學片段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這種思想:
《柳樹醒了》是一首同學們喜聞樂見的兒童詩。作者采用擬人的手法把柳樹寫成嫵媚動人的春姑娘,同時也將春雷、春雨、春風、春燕都賦予了生命的活力。這些事物和小朋友們一起構成了美麗的春之景。內容生動活潑,引人入勝。
在本課教學中,我引導同學走進生活,走進自然的課堂,用眼去欣賞,用耳去傾聽,用心去感悟。培養同學的觀察能力和審美能力,激發他們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情感。同時進行語言訓練,豐富小朋友們的語言,發展語言,打開小朋友們想象的大門,相信他們眼中折射的畫面,比詩更蘊涵深意。
師:讀了這首詩歌,你們喜歡嗎?為什么?
生:喜歡。因為它寫出的春天真美。
生:讀起來,感覺特別親(切)
師:把你喜歡的局部讀讀,爭取讀出美的韻味來。
(同學自由讀文后指名讀)
師:春天在你們的朗讀聲中更美了!春天這么美,我們也來仿照課文作詩,好嗎?
生:好!
老師出示句式:春天跟________說話了,說著說著,________。
生1:春天跟大地說話了,說著說著,大地喲,醒了。
生2:春風跟桃花說話了,說著說著,桃花喲,紅了。
師:這首詩更美!說出了桃花顏色嬌艷美麗。
生3:春雨跟小草說話了,說著說著,小草喲,綠了。
生4:春天跟風兒說話了,說著說著,風兒喲,暖了。
生5:春風跟小燕子說話了,說著說著,小燕子喲,從南方飛回來了。
生6:春雷跟小蛇說話了,說著說著,小蛇喲,醒了。
生7:春風跟小河說話了,說著說著,小河里的冰喲,化了。
生:老師,我能不能說夏天?
師:(滿含鼓勵地)當然可以呀!
生:夏天跟荷花說話了,說著說著,荷花喲,開了。
生:秋風綠色圃中小學m/showtopic—51438。aspx跟葡萄說話了,說著說著,葡萄喲,紫了。
生:秋天跟高粱說話了,說著說著,高粱喲,紅了。
生:冬天跟北風說話了。說著說著,雪花喲,飄了。
師:同學們的想象力多豐富啊!你們的詩和課文做得一樣好。將來你們一定能寫出比課文更美的詩歌來。
(此時,同學顯得很興奮。)
生:我可以用畫來展示大自然的美麗嗎?
師:可以呀!
(此刻,同學顯得更興奮)
于是,同學們又動手畫起來,有的還在畫的旁邊加上相應的文字加以描述。這一張張美麗的四季圖,牽動著小朋友們美好的心靈,寄托著他們無限的神往。
【反思】
這一課,同學們真的給我帶來太多的驚喜,讓我驚訝于他們語言的美麗,心靈的美好,思維的活躍,想象的廣闊。
1、善于模仿令人喜悅:
在設計這次語言實踐活動時,還在擔心同學是否有困難。可是課堂上同學的表示真的令人驚訝,從他們的口中,美好的春天以詩的語言源源流淌。不只語句優美,而且與課文格調一致,這真是難得。
2、意境可深入令人驚喜:
真沒想到,小朋友們不只詩模仿的好,而且,思維能更深一層,讓人驚訝不已,同學能夠抓住季節中有代表性的事物,說出它們的特點,而且用詞準確,不只如此,同學還能從花草樹木想到動物、自然現象,一句“小蛇喲,醒了”就讓人真切的`感受到春天已經在我們身邊了。“……小河里的冰喲,化了”,“……風兒喲,暖了”……真不敢相信,這一句句富有詩意的話,竟出自一年級小同學的口中。著實給了我一個意外的驚喜。
3、思維的飛揚實在可喜:
你瞧,“……葡萄紫了”,“……高粱紅了”,“……雪花飄了”……多么有想象力的語言!此刻,同學的思維就好象插上了翅膀,飛得更高更遠,雖稚嫩,但美好。
4、錦上添“畫”,喜出望外:
更令人震驚的是,小朋友們不只心中有春天,而且,畫筆下的春天更加艷麗多彩。
他們用童心去描繪自然,歌唱生活。小朋友的心就是一篇最美的童話。同學帶給我的一次次驚喜,讓我感到,小朋友的內心世界是廣大的,只要我們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和一把善于開啟同學心智的鑰匙,就能去喚醒小朋友個性發明的潛意識。必定有利于同學創新意識的萌生,促進創新能力的發展。21世紀的教育是關注同學生命的發展、弘揚同學靈性的教育。課堂教學理當為同學發明展開靈性雙翼的機會。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圖文推薦
Copyright©2023寵物網www.www-999906.com/版權所有 備案號:魯ICP備20000893-7 網站地圖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聯系QQ;153586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