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分類》教學反思(優秀23篇)》
1、銳角三角形:三個角都小于90度。
教學內容:教科書p26例題,p26-27“想想做做” (三角形的分類)教學目標:1、 讓學生在給三角形分類的探索活動中發現和認識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2、 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加深對三角形的認識,體會探索圖形特征的一些方法,發展空間觀念。3、 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自主探索意識和創新意識。教學重、難點: 會按角的大小給三角形分類教學準備:三角板、一張長方形紙、一張正方形紙、兩張與第5題相同的平行四邊形紙等教學過程教 師 活 動學 生 活 動復習引新揭示課題我們學過哪幾種角?小于平角的角有哪些?怎樣判斷一個角是銳角、直角或鈍角?揭示課題并板書:三角形的分類周角、平角、鈍角、直角、銳角鈍角、直角、銳角<90° =90° >90°師生互動引導探索填表 分析 三角形分類 集合圖表示分類出示書中的6個三角形圖請仔細觀察這幾個三角形,它們各有幾個銳角、直角、鈍角?以第一個三角形為例指導分析并填表能按這樣的方法完成其他的嗎?誰能說說自己填寫的表格?指名回答出示放大的表格,根據學生回答填表 明確要求仔細觀察 共同交流第一個三角形獨立判斷并填表小組交流 相互檢查并訂正觀察表格,? 獨立嘗試交流分類結果 交流對圖意的理解鞏固深化加深理解判斷:①三個角都是鈍角的三角形是鈍角三角形。②有一個角是銳角的三角形是銳角三角形。③不管什么三角形都有兩個銳角。獨立判斷交流判斷結果說明判斷理由 “想想做做”第1題 “想想做做”第2題“想想做做”第3~5題 “想想做做”第6題 “想想做做”第7題 猜一猜:出示幾個只露出一個角(直角或鈍角或銳角)的三角形猜是什么三角形猜測 判斷交流“想想做做”第1題提出練習要求 是用3個角比的嗎?如果不是,你是怎么比的?獨立畫圖,用三角尺比,判斷交流各自畫的三角形的名稱(大部分學生可能都不是)只要用直角比最大的一個角就行“想想做做”第2題組織交流 檢查 提問判斷方法獨立完成交流練習情況及判斷方法“想想做做”第3~5題指名演示 巡視檢查學生動手情況展示操作結果 共同評議、校對獨立完成操作交流動手情況及感受檢查 錯的學生重新練習“想想做做”第6題提出作圖要求 巡視作圖情況展示學生答案 提問:畫出的線段是原來三角形的什么? 獨立動手畫 互相交流 檢查訂正觀察 交流:是原來三角形的高“想想做做”第7題提問作圖情況并小結(直角頂點:一個銳角三角形和一個鈍角三角形;另兩個頂點:一個鈍角三角形和一個直角三角形) 獨立按要求作圖并交流檢查并訂正總結提高通過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教學隨筆:
小學數學嘗試教學探討教案 [ 作者:薛翠玉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116 更新時間:2004-8-10 文章錄入:摟著月亮的豬 ]
小學數學嘗試教學探討教案
大連市滿家灘鎮中心小學 薛翠玉
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課本第八冊。
教學目的:
1.通過觀察、操作、比較,發現三角形角和邊的特征,會給三角形分類,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種類特征,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培養學生 觀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形象靈活的思維能力。
3.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自我探索意識和創新精神。
重點:會按角和邊的特征給三角形分類。
難點:區別掌握各種三角形的特征。
關鍵:引導學生自己觀察、操作、比較、發現三角形角和邊的特征。
教學過程 :一。準備練習:(自制課件)
1、看大屏幕填空:
( ) 等于 叫做直角。
( ) 叫做銳角。
( ) 叫做鈍角。
2.三角形有三個特點:有( )邊,( )角,( )頂點。依據這個特點指出下列圖形中的三角形
3.在三角形這個大家族里,你若仔細觀察,會發現它們的角和邊各有特點,這節課咱們根據三角形角和邊的特點給它們分分類,好不好?
二。嘗試探究、總結規律
1.取出第一個信封里的三角形卡片,認真觀察它們的角有什么特點,再分類擺放,并說說你分類的依據是什么?
〈1〉.獨立嘗試,看一看、比一比、分一分。
〈2〉.小組內交流分幾類,依據什么。
〈3〉.集中匯報,到前面視頻展臺演示分法,說明依據。此處注意點撥不同分法,激發學生探索求異,勇于創新的精神。
板書 銳角三角形:三個銳角
三角形按角分 直角三角形:一個直角
鈍角三角形:一個鈍角
〈4〉.看課本體驗成功感,小結填表格(計算機課件大屏幕出示)
三角形
2.再取出第二個信封里的三角形卡片,小組內動手量一量、比一比、折一折,看一看各邊有什么關系?再分類。
小組派代表匯報(視頻展臺演示直尺量,細線比,對折)
〈1〉.三邊都不等。
〈2〉.兩邊相等,相機認識等腰三角形各部分名稱及特點(課件演示) 。
再填空練習,進一步掌握(課件演示)
〈3〉.三邊都相等,認識等邊三角形的特點。 板書:
〈4〉.小結填表格(計算機課件大屏幕演示)
〈5〉.認識三角形的高和底,看書自學,再到黑板上畫高找底。
三。再次嘗試,鞏固練習
1.請用線連接正確答案(看大屏幕,自制課件)
2.判斷下列說法正確嗎?(自制課件)
(1).一個三角形里如果有兩個銳角,必定是一個銳角三角形。( ) (2).所有的等邊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 ( )
(3).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是銳角三角形。 ( )
(4).等腰三角形都是等邊三角形。 ( )
3.拿出一個三角形卡片,分別從各個角的頂點向對邊作高。
4.哪種物體的面既是直角三角形又是等腰三角形?
哪種物體的面既是鈍角三角形又是等腰三角形?
5.思考題
圖中分別有( )個銳角三角形,( )個鈍角三角形,( )個直角三角形。
四。全課總結,強化新知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五。自主作業 :(略)
三角形的分類
教學目的:●通過動手操作,會按角的特征及邊的特征給三角形進行分類?!衽囵B學生動手動腦及分析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會按角的特征及邊的特征給三角形進行分類。
教學難點:會按角的特征及邊的特征給三角形進行分類,。
教學用具:量角器、直尺。
教學過程:
引入:
我們認識了三角形,三角形有什么特征?今天這節課我們就按照三角形的特征對三角形進行分類。怎樣分?
二、新課:
1小組活動:
(1)出示小片子,觀察每個三角形??梢詣邮至恳涣?,分工合作。根據你發現的特點將三角形分類。
2按角分的情況
引導學生明確:相同點是每個三角形都至少有兩個銳角;不同點是還有一個角分別是銳角、鈍角和直角。
我們可以根據它們的不同進行分類
(1)分類。
根據上邊三個三角形三個角的特點的分析,可以把三角形分成三類。
圖①,三個角都是銳角,它就叫銳角三角形。(板書)
提問:圖②、圖③只有兩個銳角,能叫銳角三角形嗎?(不能)
引導學生根據另一個角來區分。圖②還有一個角是直角,它就叫直角三角形,圖③還有一個鈍角,它就叫鈍角三角形。
請同學再概括一下,根據三角形角的特征可以把三角形分成幾類?分別叫做什么三角形?
教師板書:
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叫做銳角三角形;
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叫做鈍角三角形。
(2)三角形的關系。
我們可以用集合圖表示這種三角形之間的關系。把所有三角形看作一個整體,用一個圓圈表示。(畫圓圈)好像是一個大家庭,因為三角形分成三類,就好象是包含三個小家庭。
(邊說邊把集合圖補充完整。)
每種三角形就是這個整體的一部分。反過來說,這三種三角形正好組成了所有的三角形。
(3)三角形中至少要有兩個銳角,所以判斷三角形的類型,應看它的內角?!?/p>
問:還有沒有其他的分法?
3按邊分的情況:
我發現有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還有三條邊都相等的。
師:我們把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兩條邊叫腰,另外一條邊叫底。
師:把三條邊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邊三角形。
分別量一量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的各個角,你有什么發現?
從紅領巾、三角板、慢行標志中找一找哪里有這兩種特殊的三角形?
三鞏固練習:
1.判斷題。
(1)由三條線段組成的圖形叫三角形。
(2)銳角三角形中的角一定小于90°.
(3)看到三角形中一個銳角,可以斷定這是一個銳角三角形。
(4)三角形中能有兩個直角嗎?為什么?
2.87頁7題猜一猜小組同學模仿練習
(四)作業
1、認識紅綠兩種顏色。
2、將紅綠進行分類。
3、體驗游戲學習中的樂趣。
教學準備:
1、裝有紅、綠兩種顏料水的瓶子。
2、紅色、綠色玩具餅干。
3、紅色、綠色小毛驢。
4、紅色、綠色標志。
1、布置場景
老師在場景中準備好與幼兒人數相等的紅、綠兩種顏色的小毛驢。
2、教師出示紅、綠兩色標志,請幼兒騎著小毛驢按照標志顏色分類排隊,從而體會同種顏色排在一起的快樂。
老師:你的小毛驢是什么顏色的?你把它騎到什么顏色的標志后面了?
幼兒認識顏色標志,幼兒把自己的小毛驢騎到顏色標志處排隊。
游戲一:顏色集合
紅色集合:幼兒把裝有紅色顏料水的瓶子送到紅色小毛驢后面。
黃色集合:幼兒把裝有綠色顏料水的瓶子送到綠色小毛驢后面。
游戲二:給小毛驢送餅干
小孩小孩真愛玩,走一走,跳一跳,請把紅色的餅干送給小毛驢吃。
小孩小孩真愛玩,走一走,跳一跳,請把綠色的餅干送給小毛驢吃。
教學總結:
活動中幼兒以親歷親為的方式學習,體驗游戲學習中的樂趣,同時學會了將紅綠兩種顏色進行分類。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折疊探索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的性質。
2.能力目標:進行操作、觀察、分析、比較、交流等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親身經歷類似的創造活動過程中學習數學知識。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用事實驗證事物的能力,而不是用主觀臆斷事物的屬性。
一、反饋作業
1.師:昨天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對于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大家回家也做了探究型作業,對他們有了更深的了解。誰來說說你還知道些什么?
2.師:剛才也有同學談到其實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是對稱圖形。老師說它們可
二、新課探究
1.師:你能不能把一個等腰
三角形折一折分成2個部分,使這2部分完全重合?
2.師:大家都可以這樣做到,那么誰能指一指我們是沿著哪一條線對折才能使圖形對折后完全重合的嗎?(學生指)
師:我們把這條能使圖形對折
后重合的直線稱為對稱軸。(板書)我們通常用虛線來表示對稱軸。(學生用虛線表示)
3.學生探究
師:你能不能用找到等腰三角形對稱軸的方法來找一找等邊三角形的對稱軸?
(學生嘗試)學生交流:你是怎樣找的?你找到幾條?
(圖形對折,是否完全重合)
3.小結:等腰三角形有一條對稱軸,等邊三角形有三條對稱軸。而三條邊都不相等的三角形卻一條對稱軸也沒有。
三、探究作業
1.在生活中還有哪些是軸對稱圖形,也有對稱軸,我請同學們回家去找一下,用剪刀和紙把它剪出來,看誰剪得最多。
2.想不出的同學可以問問現在5年級的同學,他們會給你們幫助的。
課題課時1班級編寫者潘曉輝一、教材內容分析
1. 三角形的分類p83-84
2.會按角的特征及邊的特征給三角形進行分類。3.會按角的特征及邊的特征給三角形進行分類。二、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通過動手操作,會按角的特征及邊的特征給三角形進行分類。2.培養學生動手動腦及分析推理能力。三、學習者特征分析說明學習者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等三個方面的學習準備(學習起點),以及學生的學習風格。要注意結合特定的情境,切忌空泛。說明教師是以何種方式進行學習者特征分析,比如說是通過平時的觀察、了解;或是通過預測題目的編制使用等。
一般應包括學生的年級段、年齡特征、已有的基礎、興趣、思維能力、學習習慣等。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說明本課題設計主要采用的教學與活動策略,以及這些策略實施過程中的關鍵問題。五、教學環境及資源準備一是為支持教師教的資源;二是支持學生學習的資源,包括學習的環境、多媒體教學資源、特定的參考資料、參考網址、及其他需要特別說明的傳統媒體。六、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預設學生行為
設計意圖及資源準備一、 引入:我們認識了三角形,三角形有什么特征?今天這節課我們就按照三角形的特征對三角形進行分類。怎樣分?獨立思考產生疑問,引起學生興趣二、新課:1.小組活動:(1)出示小片子,觀察每個三角形。可以動手量一量,分工合作。根據你發現的特點將三角形分類。2按角分的情況引導學生明確:相同點是每個三角形都至少有兩個銳角;不同點是還有一個角分別是銳角、鈍角和直角。我們可以根據它們的不同進行分類(1)分類。根據上邊三個三角形三個角的特點的分析,可以把三角形分成三類。圖①,三個角都是銳角,它就叫銳角三角形。(板書)提問:圖②、圖③只有兩個銳角,能叫銳角三角形嗎?(不能)引導學生根據另一個角來區分。圖②還有一個角是直角,它就叫直角三角形,圖③還有一個鈍角,它就叫鈍角三角形。請同學再概括一下,根據三角形角的特征可以把三角形分成幾類?分別叫做什么三角形?教師板書: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叫做銳角三角形;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叫做鈍角三角形。(2)三角形的關系。我們可以用集合圖表示這種三角形之間的關系?!克腥切慰醋饕粋€整體,用一個圓圈表示。(畫圓圈)好像是一個大家庭,因為三角形分成三類,就好象是包含三個小家庭。(邊說邊把集合圖補充完整。)每種三角形就是這個整體的一部分。反過來說,這三種三角形正好組成了所有的三角形。(3)三角形中至少要有兩個銳角,所以判斷三角形的類型,應看它最大的內角?!瓎枺哼€有沒有其他的分法?小組活動,全班交流,總結板書以小組為單位把課前剪好的三角形分類。教師不要給出分類的標準,讓小組商量按什么分,然后進行操作,增強小組合作意識和實效性。把所有三角形看作一個整體,用一個圓圈表示。(畫圓圈)好像是一個大家庭,因為三角形分成三類,就好象是包含三個小家庭。(邊說邊把集合圖補充完整。)每種三角形就是這個整體的一部分。反過來說,這三種三角形正好組成了所有的三角形。(3)三角形中至少要有兩個銳角,所以判斷三角形的類型,應看它最大的內角?!瓎枺哼€有沒有其他的分法?3按邊分的情況:(1) 我發現有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還有三條邊都相等的。(2) 師:我們把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兩條邊叫腰,另外一條邊叫底。(3) 師:把三條邊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邊三角形。(4) 分別量一量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的各個角,你有什么發現?(5) 從紅領巾、三角板、慢行標志中找一找哪里有這兩種特殊的三角形?用集合圖直觀地表示出,三角形整個集合與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之間整體與部分的關系生觀察猜測這兩種三角形角的特征,然后測量驗證,再列舉這兩種特殊三角形在生活中的應用,從而加深理解。三、鞏固練習:1.判斷題。(1)由三條線段組成的圖形叫三角形。(2)銳角三角形中最大的角一定小于90°.(3)看到三角形中一個銳角,可以斷定這是一個銳角三角形。(4)三角形中能有兩個直角嗎?為什么?2.87頁7題猜一猜小組同學模仿練習指名回答小組合作及時發現問題進行糾正板書設計:
按角分類
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叫做鈍角三角形。七、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 反思在備課過程中對教材內容、教學理論、學習方法的認知變化。
2. 反思教學設計的落實情況,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出現問題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決等,避免空談出現的問題而不思考出現的原因,也不思考解決方案。
3. 對教學設計中精心設計的教學環節,尤其是對以前教學方式進行的改進,通過設計教學反饋,實際的改進效果如何。4.如果讓你重新上這節課,你會怎樣上?有什么新想法嗎?或當時聽課的老師或者專家對你這節課有什么評價?對你有什么啟發?
教學內容:三角形的分類
教學目標:通過學習,使學生理解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的概念,知道這兩類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理解并掌握軸對稱圖形和對稱軸的概念。掌握三角形按邊分后的各類三角形之間的關系。
教學重點:正確理解各個概念。
一、簡要復習
1、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有關什么的知識?
2、 什么叫三角形?你是怎么理解“圍成、封閉”的含義的。
3、 請你任意畫一個三角形,說一說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指出各有幾個。
4、 三角形有一個什么特性?請你舉例說明這一特性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5、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把三角形按什么來分類?分成了幾類?每類請你任意畫一個,并用一個圖來表示它們之間的關系。
6、 什么叫三角形的高?一個三角形有幾條高?請你在剛才畫的三角形上畫出各個三角形的高。
二、教學新內容
1、 引入: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有關三角形的知識。在老師講之前,有兩個要求:(1)請同學們先自學,在自學的過程中,請你邊看邊劃出你認為重點的地方。
(2)不理解的地方作出記號,等一下提出來。
2、 學生自學P76-77
3、 檢查學生自學的效果,在檢查的過程中,教師一邊小結,一邊演示(如用折紙的方式說明等腰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并板書,得出有關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的知識:
頂
角
腰 腰
底角 底角
底
(1) 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兩條邊叫做腰,另一條邊叫做底。兩腰的夾角叫做頂角,底邊上的兩個角叫做底角。
(2) 等腰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底邊上的高就是它的對稱軸。(演示:對折后變成了什么三角形?說明了什么)(重點理解軸對稱圖形和對稱軸的意思,并舉例說一說還有哪些圖形是軸對稱圖形。)問:它有幾條對稱軸?(等腰三角形只有一條對稱軸)
(1) 三條邊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邊三角形,又叫正三角形。
(2) 等邊三角形也是軸對稱圖形,它有三條對稱軸。(演示)每一條邊上的高都是它的對稱軸。
(3) 請你用量角器量一量等邊三角形的三個角,你發現什么?(都是60度)
4、請你試著用一個圖來表示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之間的關系,并說出這樣畫的理由。(如果生不會,則由師引導畫出。)
等腰三角形
等邊三角形
從圖可以得到:等腰三角形是特殊的三角形,而等邊三角形又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三、練習
1、P78 第1、2、4、5題
2、填空。
(1)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叫做( ?。┤切?。
(2)三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叫做( ?。┤切?,又叫( ?。┤切?。
(3)等腰三角形有( ?。l對軸稱,等邊三角形有( ?。l對軸稱。
(4)等腰三角形是特殊的( ?。?,而等邊三角形又是特殊的( ?。?。
3、判斷
(1) 等腰三角形肯定是等邊三角形。
(2) 等邊三角形肯定是等腰三角形。
4、思考題:請你任意畫一個等腰三角形和一個等邊三角形,并說出你的畫法。
四、總結。
教學要求:
1、通過對一些三角形的每個內角大小的觀察、比較、分類,使學生認識三角形可分為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
2、通過猜想、驗證,了解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
3、在學習的過程中進一步激發學生探索數學規律的興趣,初步感知計算多邊形內角和的公式。
難點:三角形的分類
教具、學具準備:各種形狀的三角形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出示例題中的6個三角形,提出要求:你能說出下面的三角形的三個角分別是什么角嗎?
二、自主探索,解決問題
選第1號圖形,指導學生說出:(1)號三角形有2個銳角和1個直角。
出示表格,提出要求:請同學們照這種樣子把表格填寫完整。
學生獨立完成,完成后讓學生小組內交流,教師了解學生填的結果。
指名學生回答,全班交流,教師板書。
提問:仔細觀察這張表格,這些三角形可以分為幾類?怎樣分,在小組里交流一下。
學生小組討論、交流,教師給于適當指導。
全班交流,引導學生說出: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是銳角三角形;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是鈍角三角形。
出示集合圖,讓學生試著填。
出示填好的集合圖,讓學生說說對它的理解。
教師小結。
三、鞏固提高
完成“想想做做”的題目。
第1題,強調讓學生“任意畫”。
指導學生用三角尺上的角去比較,得出所畫三角形的類型。
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連線。
全班交流,讓學生說說理由。
第3—5題
事先要求學生準備好材料。
學生根據要求動手操作
全班交流,說出思考的過程,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第6題
指名讀題,明確題目要求。
學生畫。
全班交流,學生明確:符合要求的線段必定是三角形某條底邊上的高。
第7題
指導學生理解題目要求。
學生動手畫
學生匯報,全班交流,把不同的畫法都展示出來。
1.通過動手操作,會按角的特征及邊的特征給三角形進行分類。
2.培養學生動手動腦及分析推理能力。
一、 引入:
(3)三角形中至少要有兩個銳角,所以判斷三角形的類型,應看它的內角?!?/p>
(1) 我發現有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還有三條邊都相等的。
(2) 師:我們把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兩條邊叫腰,另外一條邊叫底。
(3) 師:把三條邊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邊三角形。
(4) 分別量一量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的各個角,你有什么發現?
(5) 從紅領巾、三角板、慢行標志中找一找哪里有這兩種特殊的三角形?
板書設計
教學內容:
教材第63、第64頁的內容及第65頁練習十五的第4、第5、第9、第10題。 課型 新課
1、通過實際操作、探究,掌握三角形的分類標準及方法,體會每類三角形的特征,并能夠識別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
2、通過觀察、分類記錄等活動,折、剪等操作,提高學生的探索精神、歸納概括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3、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熱情,同時懂得合作可以提高效率的道理。
教學重點:
通過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別從三角形的角和邊兩個方面的特征,對三角形準確的地進行分類。
教學難點:
能夠掌握各種三角形的特征以及各類三角形之間的內在聯系。
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各種三角形圖形。
一、情境導入
師:如果讓你把班里某一個小組的同學分成兩組,你將如何分組呢?
(學生回答)
師:既然如此,如果把三角形進行分類,你覺得應該按什么樣的標準來分呢?為什么?
(引導學生說出原因)
師:剛才同學們說了兩種方法,按邊分或者按角分。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三角形的分類。
(板書:三角形的分類)
二、自主探究
1、認識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
課件出示例5.
師:用量角器量出每組中每一個三角形的每一個角的大小,看看三角形中每個角是多少度?各是什么角》
生1: 通過測量發現,有些三角形的三個角都是銳角。
生2:有些三角形有一個直角、兩個銳角。
生3:有些三角形有一個鈍角、兩個銳角。
師: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叫銳角三角形,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叫鈍角三角形。
2、把三角形按照角進行分類。
師:如果把所有的三角形看做一個整體,那么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都可以分別看作是這個整體的一部分,它們之間的關系你會畫圖表示嗎?
(課件出示三種三角形的關系圖)
3、認識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邊和斜邊。
(課件出示直角三角形圖)
師:在直角三角形中,夾直角的兩條邊叫直角邊,直角所對的邊叫斜邊。你能用直尺量出每條邊的長度嗎?測量后你會發現什么?
生:通過測量發現,在直角三角形的三條邊中,斜邊最長。
4、認識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
(課件出示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圖)
師:觀察三角形的三條邊會發現什么?
生:有的三角形的三條邊都不想等,有的三角形有兩條邊相等,有的三角形三條邊都相等。
師:在數學上,有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有三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叫等邊三角形,又叫正三角形。
5、認識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各個部分的名稱。
師:在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兩條邊叫做三角形的腰,另一條邊叫等腰三角形的底,兩腰的夾角是等腰三角形的頂角,腰和底邊的夾角是三角形的底角。在等邊三角形中,三條都相等的邊都叫三角形的邊。
6、等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之間的關系。
師:你能說說等邊三角形與等腰三角形之間的關系嗎?
生:兩腰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所以等邊三角形師特殊的等腰三角形,但是等腰三角形不一定是等邊三角形。
7、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各自角的特征以及認識等腰直角三角形。
通過測量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的角發現: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等邊三角形的各個角都相等。
有些直角三角形,有兩條邊相等,有兩個角相等,這樣的三角形在數學上叫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常用的直角三角板中的一種。
三、探究結果匯報
師:哪一組的同學愿意為大家展示一下按角分類的成果呢?
(老師根據學生的講述板書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
師:按邊分呢?
生: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成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按邊分可以分成任意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
四、師生總結收獲
師:這節課,你知道了什么?懂得了什么?學會了什么?
生:三角形可以按邊分類,也可以按角分類。
師:今天你學會了什么數學方法?
生:分類。
師:分類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和重要,因為運用了分類方法,我們的生活才變得井井有條,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舒心,更加精彩。
五、板書設計
分類數學教案
教學內容:教科書38頁、40頁練習六1~3題
1.引導學生觀察商場實物的擺放情況,初步感知分類的意義;通過操作學會分類的方法。
2.通過分一分、看一看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判斷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
4.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難點:學會物體進行分類方法。
教學具準備:
學具袋(6袋不同的物品)。
一 、創設情境,探求新知
1.感知分類。
教師出示書柜,把手中的書本非常整齊的擺放在書柜中。
提問:你看到了什么?發現了什么?
引導學生說出,老師是把一樣的物品放在了一起。
2.明確分類。
揭示概念:像老師這樣,把一樣的東西放在一起就叫分類。(板書課題)
教師再出示一個書柜,比較亂,書和練習本放在一起了,讓學生談一談觀看這樣的書柜的感受。進一步明確分類的意義。
二、鞏固發展,體驗分類。
1.擺一擺。
出示書柜,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把相應物品分類擺放在柜臺里。
學生匯報物品是如何擺放的,教師從而明確分類的`必要性──通過分類使每種物品看得更清楚了,也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許多方便。
2.分一分,完成做一做。
(1)教師出示很多水果和蔬菜,說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類活動。
(2)小組活動,組內互相交流是怎樣分的,體驗分類的方法。
通過分一分的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分類的作用。
(3)匯報交流
教師在巡視中指導,同時注意西紅柿的分法,及時糾正錯誤。
3.練習,練習六1—3題。
(1)第1題
啟發學生在書上圈一圈,并說一說是怎樣圈的?為什么這樣圈?
(2)第2題
指導學生獨立完成。訂正時,將學生的作品展示出來。
啟發說出:前、后4輛車是同一類的。
(2)第3題
教師說明題意,學生互相交流,使學生明確其中一個與其它三個不是同類。
4、補充練習
(1)每組一袋物品,明確要求:先議一議怎樣分,哪一組分得又快、又準確。然后匯報說明。
(2)出示很多蔬菜和水果,請小組同學分類。然后派代表匯報。最后對容易出現錯誤的西紅柿要進行指導。
5、拓展練習
出示9張卡片,要求學生分類。學生進行匯報。(可出現兩種分類的標準)。教師小結:分析事物要從多角度去看。
三、全課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分類,回家之后自己整理書包和書柜,看誰整理的最干凈、整齊。
1、通過動手操作,會按角的特征及邊的特征給三角形進行分類。
2、培養學生動手動腦及分析推理能力。
會按角的特征及邊的特征給三角形進行分類。
教學用具:
量角器、直尺。
1、小組活動:
(1)出示小片子,觀察每個三角形??梢詣邮至恳涣浚止ず献?。根據你發現的特點將三角形分類。
2、按角分的情況
(1)分類
根據上邊三個三角形三個角的特點的分析,可以把三角形分成三類
圖①,三個角都是銳角,它就叫銳角三角形。(板書)
提問:圖②、圖③只有兩個銳角,能叫銳角三角形嗎?(不能)
(2)三角形的關系。
我們可以用集合圖表示這種三角形之間的關系。把所有三角形看作一個整體,用一個圓圈表示。(畫圓圈)好像是一個大家庭,因為三角形分成三類,就好象是包含三個小家庭。
(邊說邊把集合圖補充完整。)
每種三角形就是這個整體的'一部分。反過來說,這三種三角形正好組成了所有的三角形。
(3)三角形中至少要有兩個銳角,所以判斷三角形的類型,應看它最大的內角?!?/p>
(1)我發現有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還有三條邊都相等的。
(2)師:我們把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兩條邊叫腰,另外一條邊叫底。
(3)師:把三條邊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邊三角形。
(4)分別量一量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的各個角,你有什么發現?
(5)從紅領巾、三角板、慢行標志中找一找哪里有這兩種特殊的三角形?
三、鞏固練習:
1、判斷題
(1)由三條線段組成的圖形叫三角形。
(2)銳角三角形中最大的角一定小于90°。
(3)看到三角形中一個銳角,可以斷定這是一個銳角三角形。
(4)三角形中能有兩個直角嗎?為什么?
2、87頁7題猜一猜小組同學模仿練習
(四)作業
一、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四年級下63~64頁。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通過學生活動,幫助學生理解三角形按角分類的方法,掌握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的概念;知道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培養學生觀察,動手操作和抽象概括的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2.過程與方法
使學生經歷觀察、操作、比較、概括等過程,在分類中體會每一類三角形角的特點;發現邊的特點。滲透集合思想。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更增強學習興趣。
三、教學重點
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的概念。
四、 教學難點
發現三角形角的特點。
五、教學過程
環節預設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揭示課題 師:上節課我們了解了三角形的穩定性以及三角形邊的關系。這節課我們繼續來研究三角形。請看屏幕,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些三角形(出示形態各異的三角形)這么多形狀、大小不同的三角形你能給它們分分類嗎?想一想,可以根據什么分類?
師: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三角形的分類。
生:根據角的特點、根據邊的特點。
(二)探索新知 1.按角分類
(1)師:分好了嗎?說說你是怎么分的?
(2)師:你能根據每一類三角形的特點給它們起個名字嗎?
(3)師:剛才我們把10個三角形按角分類分為3類,那么如果三角形的個數增多,還是按角分類,應分為幾類呢?
小結:不管三角形的個數有多少,只要按角分類就只分為這3類。
師:既然這樣,如果把所有的三角形看作一個整體,每一類三角形和三角形這個整體有什么關系?你能用集合圖來表示嗎?
(4)猜一猜:
被信封遮住的可能是什么三角形?根據什么理由判斷的?
①一個三角形露出一個鈍角。它是什么三角形?一個三角形中會不會有2個鈍角?
小結:看到一個鈍角,我們能確定它一定是一個鈍角三角形。
②一個三角形露出一個直角,它是什么三角形呢?一個三角形中會不會有2個直角?
小結:看到一個直角,我們能確定它一定是一個直角三角形。
③一個三角形露出一個銳角。它是什么三角形?
小結:看到一個銳角,我們不能確定它是什么三角形,因為任何一個三角形都至少有2個角是銳角,因此看到一個銳角,這個三角形可能是銳角三角形,可能是直角三角形,也可能是鈍角三角形;得看到全部3個角都是銳角了,才能確定它是銳角三角形。
生:我是根據角的特點分的:2、6、8都有一個角是鈍角分為一類;3和7都有一個角是直角分為一類;1、4、5、9的三個角都是銳角分為一類。
生: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是鈍角三角形。
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是銳角三角形?!∩嚎梢援嬕粋€圓或一個橢圓表示所有的三角形,再把它分成三部分,每一部分表示一種三角形。
2.認識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
(1)認識等腰三角形。
師:剛才我們按角將三角形分為了3類,下面我們從邊的特點上進一步認識三角形。
請你觀察剛才的9個三角形的邊,說說你是怎么分類的?
師:(邊指邊說)這幾個三角形都有兩條邊相等,這樣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在每個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兩條邊叫做三角形的腰,另一條邊叫做底;兩腰的夾角叫做頂角,底邊上的角叫底角。
師:從你手中的三角形中選一個等腰三角形,指一指它的兩腰、底、兩個底角和頂角。
(2)認識等邊三角形。
師:在這幾個等腰三角形中有一個特殊的,你找到了嗎?
師:像這樣三條邊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邊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在生活中,你見過這樣的三角形嗎?還有嗎?細心的同學一定可以發現更多更多。
出示P64圖
(3)探索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的特征。
師:剛才我們了解了等腰三角形有兩條邊相等,等邊三角形有三條邊相等,除此之外,它們還有什么特征嗎?我們可以利用手中的學具量一量、折一折。
師:真是了不起,同學們通過折一折、量一量的活動,發現了等腰三角形不僅兩腰相等,而且兩個底角也相等;等邊三角形三條邊相等,三個角也相等,而且它們都是對稱圖形。
生:三角形按邊分為兩類,一類是都有兩條邊相等;一類是三條邊都不相等。
生:通過測量,我發現有一個三角形,它的三條邊都相等。
生:通過對折,發現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并且由于對折后,兩側完全重合,可以知道等腰三角形是一個對稱圖形,折痕就是它的對稱軸,它有一條對稱軸。
生:我也是通過將等邊三角形對折兩次,發現等邊三角形的三個角都相等,我用量角器又量了一下,發現等邊三角形的每個角都是60度。而且我們可以把等邊三角形從不同方向對折三次,每次對折后,兩側都是完全重合,可以知道等邊三角形也是對稱圖形,而且有三條對稱軸。
(三)總結、拓展 師:最后讓我們回顧一下,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根據三角形角的特點把三角形分成了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三類;根據三角形邊的特征認識了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有關三角形的知識還有很多,下節課我們繼續來研究。
(四)鞏固練習 按要求舉出三角形
一 情境導入 出示課本上的圖片
師:同學們,我們的城市正在飛速的發展。一座座高樓慢慢的建了起來???,這座就是建設中的大型超市,你在建筑框架和吊車上發現了什么圖形呢?
生: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
師:同學們找的都很好,那這里面什么圖形最多呢?
生:三角形。
師:很好,那同學們知道它們為什么要用這么多的三角形組成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三角形。(板書課題----三角形的認識)
二 畫一畫,構建概念
師:既然同學們都已經認識了三角形,那我們就一起來動手畫一畫好不好?
生:好!
師:同學們,先拿出一張白紙,看誰畫的又快又好。
(學生獨立畫,師巡視了解學生畫的情況。選擇學生畫得不正確的圖形貼在黑板上,如果學生沒有,則把事先準備的以下圖形也貼在黑板上。)
(1)(2) (3)
師:我看了一下同學們畫的,有的同學畫的是黑板上的第二種,第一種和第三種倒是沒有。那同學們思考一下黑板上的這三個圖形是不是三角形呢?
生:不是。
師:為什么不是呢?(指著第一個)這個為什么不是呢? 生:因為這三條線和線之間沒有連在一起。
師:(指著第二個)這個呢?
生:那兩條線段不應該出頭。
師:那最后一個為什么不是呢?
生:那條線段應該是直線。
師:同學們回答的都很好,觀察能力都特別強。那誰能畫出一個三角形呢?
(指明同學,在黑板上畫出三角形)
師:非常好。同學們比較總結一下什么樣的圖形才是三角形。 (同學們通過小組討論,得出結論,老師進行加工)
即得出三角形的定義: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三角形。(板書概念,用紅色粉筆寫“圍成”)
師:什么叫“圍成”?同學們能用手勢表示“圍成”的意思嗎?四人小組拉演示一下。
師:能把“圍成”說成“組成”嗎?你怎樣理解“組成”?
(有的學生說“不能”,也有個別學生說“能”。引導學生說出“組成”不一定要首尾連接形成封閉圖形。)
師:說得很好,(指著剛才的三個圖形)這三個圖形都是由三條線段組成的,但它們都不是圍成的,所以不是三角形。
三:了解三角形的組成
師:好!現在我們已經對三角形很熟悉了,三角形 大家想一下,我們不光有一個整體的名字,我們身體的各個部分都有名字是不是?可是我們的三角形朋友只有一個整體的名字,我們是不是應該幫我們的朋友給它的每一部分都取個名字呢?
生:是。
(引導學生認識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稱。并用課件演示:三角形的三條邊、三個角和三個頂點。)
師:瞧!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三個頂點,和“三”多有緣呀! 師:為了表達方便,我們通常用字母A、B、C分別表示三角形的三個頂點,(課件演示)這個三角形就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符號為△ABC。請在你畫的三角形的頂點處也標上大寫字母。(學生任意標上大寫字母)標好的同學讀一讀你標的三角形。(指明學生讀) 四:找底畫高
師:三角形的身上除了三個頂點、三條邊和三個角以外還有兩位新朋友,知道它是誰嗎?
生:底和高。
《三角形的分類》教學反思(優秀23篇)
(小組展示畫法)
師:同學們自學的很好,畫法都正確。如果再規范一點就會更完美了,當然我們要借助三角板。老師來演示一遍,然后大家共同來總結一下怎么畫高?哪部分是底?(出示畫高的課件)
(老師引導學生總結: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到它的對邊做一條垂線,頂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高,這條對邊叫做三角形的底。) 師:剛才我們共同畫出了一條高,看在這個三角形中還有沒有其他的高呢?
(老師引導性的提問:“如果以三角形的另一條邊為底邊,你還能畫出其它的高嗎?”,引發學生發現從另外兩個頂點還可能畫出兩條高,每個三角形一共有3條高。畫鈍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學生可能只會畫一條高。再展示學生的作品時,教師可特意各找一個畫鈍角三角形、畫銳角三角形和畫直角三角形的學生上來展示,如果學生沒有畫到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老師則讓學生嘗試畫一畫這兩種三角形的所有高。)
(課件演示: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各自的三條高。) 出示下面的三角形,讓學生說出每條高和它對應的底。
(展示時,強調底和高的對應,重點講解直角三角形中以一條直角? 展示鈍角三角形時重點強調在三角形外面的高的情況。)
五:動手操作 探索特征
師:剛才同學們通過自己的探索和研究發現了三角形的許多知識,現在我們一起來做一個實驗,看看你又會有什么新的發現?下面我讓一名同學上來用兩手分別捏著這三個圖形的兩個角看發現了什么?(拿出事先用紙條做好的三角形、平行四邊形、五邊形)
(指明學生上臺演示學生得出三角形不容易變形)
師:對,這就是三角形的一個特征----具有穩定性。你能結合剛才的發現說一說還有什么物體運用了這一特征嗎?
(學生自由發言)
師:同學們說的都很好,下面來看看這三個物體是不是也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穩定性?
教材版本: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三角形的分類》
1.能夠按三角形的內角不同對三角形進行分類,掌握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的特征。
2.認識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掌握它們的特征。
3.通過探究過程,體驗獨立思考、小組學習、動手操作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比較、抽象概括能力。
理解三角形的意義和按角、邊的角度,把三角形分類。
能夠區別掌握各類三角形的特征以及區分各類三角形之間的關系
學情分析:
學生第一學段認識角、直角、銳角、鈍角、平角、直角??梢娝哪昙壍膶W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平面圖形的知識,學習這一部分內容,對他們來說比較輕松和順利。所以,教師可充分放手讓學生自學,學生可以通過自學、討論,動手操作來掌握本節課的知識點。學生親自體驗探索知識的形成過程,在體驗中形成概念。
白板多媒體,一副三角板, 每個學習小組七個三角形。
一、 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 復習舊知
(1) 之前都學過哪些角?
(2) 屏幕上是什么角?(白板上有一個銳角,將角旋轉至90度,至鈍角,分別追問是什么角?)
(3) 如果在這個角的兩條邊上任取兩個點,并連接起來,擦掉多余的部分,是個什么圖形?
(4) 你對三角形都有哪些了解?
2. 導入新課
(1) 展示白板上的7個三角形,它們一樣嗎?什么都不一樣?
(2) 其實眾多的三角形里有很多也是同一類的。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探究三角形的分類。板書課題:三角形的分類
(設計意圖:通過對舊知識的復習,幫助學生系統思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感受到給三角形分類的必要性。為下面探究新知做好知識和氛圍的準備)
二、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 探究三角形的分類
(1) 獨立思考,你準備怎么分類?。
(2) 小組交流,按照你的想法把白板上的7個三角形進行分類。
(3) 小組合作,教師深入指導。分好的同學交流思想。
(4) 匯報分類結果
a 按角度分類:1號 4號 7號 分為一類;2、5分為一類:3、6號分為一類。
b 按邊分類:1、2、3為一類;4、5、6、為一類。7單獨為一類。
2. 教學按角分類
(1)學生說明為什么按角分把三角形分為三類?這三類各有什么特征?(教師及時板書重點內容)
(2)根據這三類三角形角的特征,給三角形起名字。
(3)一個三角形最多有幾個銳角?最少有幾個銳角?最多幾個直角?最多有幾個鈍角?
(4)知識小結,及時練習
讓生隨便畫三角形,并說明自己畫的什么三角形,為什么?
3. 教學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
(1)學生說明第二種分法的依據,你是怎么知道4號、5號、6號三角形有兩條邊相等,而7號三條邊都相等?(小組討論、交流、操作、匯報)
(設計意圖:學生已經具備了用尺子量、對折比較等多種線段、圖形等對比的方法,拓展學生思維,激發動手興趣,提高操作能力。)
(2)學生自學白板上的內容。并用三角尺說出對應的名稱。
(3)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都是因特殊的邊的關系而名,你們猜一猜,它們的角又有怎樣的特殊性呢?(小組交流,合作探究)
(5) 匯報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里,角之間的關系,并說明驗證方法。
(6) 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之間又有怎樣的關系呢?
設計意圖:學生展示小組的學習成果,既有結果的展示,更有過程的展示,讓參與的同學都能感受到合作學習的愉快和成功。同時也教了其他孩子一種學習方法。
4.探究用圖形表示三角形的分類(展臺展示學生作品)
(1)自學課本,從圖上你發現了什么?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三角形、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之間的關系。
(2)合上課本,自己在練習本上再畫一遍關系圖。
(3)用同樣的方法,嘗試把三角形從邊的角度分類后的三類三角形的關系也用橢圓圖表示出來。
設計意圖:通過自學課本,發現知識,驗證知識,總結知識,并會利用知識的遷移解決新的問題。讓學生明白自學的方向、方法、目的,鍛煉并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同時學生的邏輯思維,抽象概括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讓學生在合作中發展,在發展中合作。使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主人。)
三、 課堂小結,知識拓展
通過剛才的探究學習,已經明白了三角形按角分,分為三類,按邊分,也分為三類。如果把兩方面同時考慮,又分為幾類呢?
(設計意圖:這個問題以表格的形式出現,學生通過觀察分析,把7個三角形放在相應的位置。探究出被分為7類。并非如表格所示的9類。通過這個設計,讓學生明確分類首先要確定角度,同時感受解決問題的多樣性和靈活性嚴密性,發展學生的思維。明確數學的嚴密性。)
四、 交流收獲,總結質疑
五、課堂小結
在今天學習三角形分類的過程中,你們都有哪些收獲想和大家共同分享?或者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都可以拿出來大家一起解決。
板書設計:
按角分 按邊分
銳角三角形(三個銳角) 不等邊三角形(三邊不等)
直角三角形(一個直角) 等腰三角形(兩邊相等)
鈍角三角形(一個鈍角) 等邊三角形(三邊相等)
等邊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活動目標:
1、感知8以內的數。
2、能用多種不同的方法正確點數8以內的事物。
3、在活動過程中,能聽清楚要求進行操作和游戲活動。
活動準備:
1、方向盤,反面有顏色和排列方法不同的點卡,投影儀。
2、操作卡,一面有六層,每層有數目和排列方法不同的帽子。另一面有一個“車庫”里面有兩種顏色,大小不同,數目不同的汽車。數字卡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活動。
1、游戲:開汽車。
有一家帽子店開張了,我們開著汽車去參觀一下。這是什么?(方向盤),開汽車要注意交通安全,老師做交通警察,拍三下鈴鼓表示綠燈,拍四下鈴鼓表示紅燈。
2、你的方向盤上有什么?(點子卡),請你數數你的方向盤上有幾個點子。請你將你的汽車停到停車位上。
二、基本活動。
1、帽子柜有許多帽子,(出示操作卡)帽子柜有幾層,管理員不知道每一層有幾頂帽子,請你們幫助他,數一數每層樓有幾頂,送給它一個數字寶寶。
2、幼兒第一次操作。
3、講評幼兒操作方法。
誰愿意介紹你的作品?1)、2排,從左往右數,數了一排又一排。2)、2堆,先數一堆,再數一堆。3)、1排,從左往右數。4)一堆。5)、圓圈,請小手指幫忙,將第一個數的用手指按住它。6)、重疊,被擋住的半輛車也要數。
4、再用剛才的方法數一數,和剛才的答案是否一樣?(幼兒再次操作)。
三、出示操作卡,這里有什么帽子?(紅色和綠色且大小不同的帽子,)請你數一數,紅色的帽子有幾頂,綠色的帽子有幾頂?大的、小的有幾頂,請你根據標記送給它一個數字寶寶。
幼兒操作。
四、結束活動。開汽車到外面去玩一玩。
《三角形的分類》是小學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83頁至84頁的內容,是學生在對三角形有了初步認識之后進行的教學活動。我認為分類是一種數學思想,它是根據一定標準對事物進行有序的劃分和組合的過程,三角形的分類在于給學生一種數學模型,為學生今后更好地應用三角形,進一步認識和研究三角形奠定知識基礎。
所以,我把整節課的教學目標定位為:
1、能夠按三角形的內角不同對三角形進行分類,掌握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的特征,正確識別一個三角形。
2、認識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掌握它們的特征。
3、通過觀察、比較、小組交流和合作討論探索新知,培養組織協調能力和數學交流及表達能力。
4、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抽象、概括、判斷能力及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是會按角和邊的特征給三角形分類。教學難點是區別掌握各種三角形的特征。
在設計整個教學環節過程,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突破教學重難點:
一、老師的角色是“質疑”,放手讓學生自己探索,尋找規律、發現規律是本節課的突出特點。
(1)在觀察所給的三角形,提出疑問:我們應該怎樣給這些三角形分類比較好呢?
(2)在學生找到了很多的發現時,我們現在需要把這些發現進行分類,怎么分比較好?為什么要這樣分?
(3)當學生分好類時,老師再次質疑,師問:我們給這些分類起個名字,好嗎?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全權交給學生!
通過一系列的“質疑”,讓在學生的探究活動中,我把學生看成是具有能動性的創造與學習主體,而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對象,尊重了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和人格。對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所選擇的方法和途徑,教師要給予充分的肯定。不要認為學生的方案設計與教師所想象的不同就是不合理的、錯誤的,不要把學生在嘗試中的失敗看得一無是處而全盤否定。相反,如果要求學生完全照搬教師,一味地模仿教師,結果只能限制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達不到探究學習的目的。因此,教師要留給學生廣泛的`思維空間,不要強求學生完全按照教材、資料或教師預定的方案進行研究和學習,要放手讓學生自己選題、自行設計、自主探究、自由創造。用他們自己的語言、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悟,從自己的思維角度去考慮問題。讓學生在獨立設計的研究探索中嘗試失敗,使他們感受科學道路的艱辛,并從失敗中總結教訓、調整方法,最終取得成功。
二、引導學生有效參與,強化操作嘗試,注重學生的親身感悟,讓學生在操作和嘗試中,增強對知識的感悟,也是本節課的一個特點。
這堂課中緊緊抓住“給三角形分類”這樣一個有價值的數學活動,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進行觀察、猜測、驗證、推理、交流,探究分類的方法。學生分類的方法有許多,每個小組都有不同的分類標準。在這時并不急于評價,而是充分讓學生交流,學生在操作、體驗、感悟中建構了新的知識系統。如:按角的不同將三角形分類、命名為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按邊的不同,明確什么叫等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不等邊三角形。這樣的設計,改變了以往知識的呈現方式,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重點突出。
三、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之一,但良好的合作必須建立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之上,沒有個人想法的合作,只是流于形式,耗能而低效。在這一節課中,充分注意到這一點,每次合作前都提醒學生先自己想一想,試一試,再在小組中交流各自的想法,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有機結合,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合作學習的優勢,不僅提高了學習效率,而且有助與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利用了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功能,讓學生學習更輕松,知識更形象。
本節課應用了交互式電子白板的的多樣功能,使課堂教學生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非?;钴S,如:
1、新課部分利用了白板上的利用了批注功能(黑、紅筆、熒光筆等),請學生走上講臺,拿起感應筆,在白板上直接勾畫、批注,談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想法大膽地與同學交流,重難點順利突破。讓學生體會到課堂原來是這么輕松愉快的;展示和標注功能,不需要老師的講解,學生和學生之間活動,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
2、在練習部分利用了白板的繪圖功能,培養了學生靈活的思維能力,提高了學生創造思維的能力。在操作完成畫三角形后再思考,不但形成了技能,而且對三角形的分類的含義有一個完整的認識。3、使用了交互式白板的拖動功能,在學生觀察并把三角形的規律找出來后,老師適時把學生的發現在資源庫中拖拉出來,這樣,既節省了許多時間,也讓學生有了一種全新的感覺,學習的積極性就更濃了!總之,在使用了電子白板后,能非常有效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增加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能用其他媒體無法替代的功能解決教學重點難點。白板非常便捷成就了此課的生成,也大大鍛煉了學生的能力。
1、樂與參加數學活動。
2、能發現物體的特征并進行分類排序。
3、學會根據物體特征做標記。
重點:
學會根據物體特征做標記。
難點:
能發現物體的特征并進行分類排序。
1、教具:彩色魚9條(由3種顏色組成,大中小各3條)魚缸圖片3張,紅、黃、藍三色標簽各一份
2、學具:幼兒用彩色魚,人手9條,形狀顏色同教具相同
1、念兒歌進教室
邊念兒歌(附后)邊做動作進教室,為下面的活動做鋪墊。
2、出示教具(集體活動)
(1)、出示彩色魚,無規律排放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幾位小客人來到我們苗9班,小朋友們想知道是誰嗎?”
(2)、引導幼兒發現彩色魚的特點
“我們來看看這些小魚好看嗎?它們都有些什么顏色?它們的顏色都是一樣的嗎?我們來看看它們還有什么不同啊?”
3、出示學具(個別活動)
“小魚們今天遇到一個難題,想請我們聰明的小朋友幫幫它們,好嗎?剛剛小魚們看到我們小朋友進教室的時候排隊排的很整齊,它們也想排個隊,請小朋友們幫它們也排個隊好嗎?”
幼兒按照自己的想法為彩色魚排列,教師巡回指導。活動結束后收學具,放回學具袋并且放回椅子下面。
4、交流小結
師“剛剛我發現有很多的小朋友都用了很多的方法來為我們的小魚排隊,那我想請幾位小朋友上來將你的方法排給其他小朋友看看”
請2―3位幼兒示范。
小結:彩色魚的排列可以是按照從大到小,從小到大,相同顏色放一排,花紋相同的放一排等方法進行不同的序列。
《三角形的分類》是小學四年級學生在對三角形有了初步認識之后進行的教學活動。我認為分類是一種數學思想,它是根據一定標準對事物進行有序的劃分和組合的過程,三角形的分類在于給學生一種數學模型,為學生今后更好地應用三角形,進一步認識和研究三角形奠定知識基礎。為了在課堂上有效地整合落實三維目標,我是這樣設計的: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上課伊始,我先創設了一個數學情境,讓學生給教室里的學生按一定標準分類,(小組討論)如:按性別可分為男生和女生;按小組分。按年齡分。目的讓學生為多角度地給三角形分類做好鋪墊,為學生營造了愉悅的情感心境,使學生自然而然地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
(二)、動手探究合作交流
一節課的教學,重在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將學生自己動手剪的`三角形進行分類,探究分類方法,學生在探究三角形分類過程中,我首先改變知識的呈現方式,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動手操作、觀察、推理、驗證、歸納。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交流中發現問題。學生動手操作,把三角形按角分: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然后引導學生分別起名字。我再用集合的形式加以總結歸納。然后提出問題:還能怎么分?學生有提出按邊分。通過測量邊的長短,學生把三角形分為三類:分別是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不等邊三角形。師生共同認識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教學后又完成了部分概念題,讓學生對概念又了進一步的認識。學生在鞏固所學知識的過程中,既培養了動手能力”,又注重思維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三角形的分類是讓學生用內心創造與體驗學習數學樂趣,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動手操作,積極思考,與同學之間交流,展示自我的過程。
(三)、鞏固知識提高能力
我設計了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鞏固復習題,讓學生始終在愉悅的學習氛圍中鞏固知識、拓展思維,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的目標相輔相成,融為一體,力求達到實現三維目標的整合。
在教學《三角形的分類》時,我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動手操作、觀察、推理、驗證、歸納。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交流中發現問題。學生動手操作,把三角形按角分: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接著引導學生分別起名字,我再用集合的形式去加以總結歸納,然后再提出問題:還能怎么分?學生有提出按邊分,通過測量邊的長短,學生把三角形分為三類:分別是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不等邊三角形。師生共同認識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教學后又完成了部分概念題,讓學生對概念又了進一步的認識。學生在鞏固所學知識的過程中,既培養了動手能力,又注重思維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三角形的分類是讓學生用內心創造與體驗學習數學樂趣,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動手操作,積極思考,與同學之間交流,展示自我的過程。
反思本節課的教學,我認為基本達到了預定的學習目標,尤其是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參與到了學習的全過程,他們經歷觀察、猜測、操作、驗證這一系列探究過程,思維是活躍的,學習是有效的,體現了積極自主的學習方法,從而形成了一個較為合理的知識系統,同時掌握了科學的探究方法。而有的學生在語言表達和概念表述上不夠準確與嚴謹,今后要在學生的語言上加強練習。課后,我還發現在教學的過程中,把三角形按邊分后,讓學生自己用集合的形式來表示,會更好一些,還可以使學生對集合的內容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三角形的分類 教學方案
簡要提示:
本課教學內容是國家課程標準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26—27頁的“三角形的分類”。本課是在學生掌握了角的分類,建立了三角形概念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著重從三角形內角的特點引導學生探究三角形的分類,引出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的概念,并用集合圖揭示了3種三角形與三角形這個整體的分總關系,分類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加深對三角形的認識;同時,讓學生在探究與實際操作中發展空間觀念,體會探索圖形特征的一些方法,激發其主動參與意識、探索意識和創新意識。
教學流程:
流程1:復習角的分類
流程2:揭示課題
流程3:探索三角形的分類
流程4:比較三類三角形的相同與不同
流程5:判斷練習評訂分析
流程6:猜三角形游戲練習
流程7:用集合圖顯示各類三角形之間的關系
流程8: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流程9: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流程10 :完成“想想做做”第4—7題
流程1 1:全課小結
第一段:復習角的分類,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學過哪幾種角?小于平角的角可以分成哪幾類?對,銳角、直角和鈍角。那怎樣判斷一個角是直角、銳角或鈍角呢?銳角小于90度,直角是90度,鈍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老師這里有一些角,你能很快說出它們分別是什么角嗎?(學生活動)
那三角形又可以分成幾類?哪幾類呢?今天這節課老師就和大家一起研究三角形的分類。
第二段:探索三角形的分類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圖中每個三角形的內角,各有幾個銳角、幾個直角或幾個鈍角?例如:1號圖形中有2個銳角和1個直角,把觀察的結果填在表格中。(學生活動)
師:你們填的結果是這樣的嗎?觀察上表,這些三角形可以分成幾類,怎樣分?在小組里交流。(學生討論)
師:綜合大家的意見,我們可以得到: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是銳角三角形;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是鈍角三角形。
流程4:比較三類三角形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師:請同學們一起讀一讀這三句話,邊讀邊想一想,這三類三角形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還有沒有相同的地方?相同的是它們都至少有兩個銳角,不同的是另一個角有的是銳角,有的是直角,有的是鈍角。你是這樣想的嗎?
師:那么,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歸納三類三角形的特點:在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是銳角(直角、鈍角),那么這個三角形就是銳角(直角、鈍角)三角形。
流程5:判斷練習,評訂分析
師:請大家看投影,根據你對這三類三角形概念的理解, 判斷下面的說法對嗎?說明理由。(1)3個角都是鈍角的三角形是鈍角三角形。(2)直角三角形中只有一個直角。(3)有一個角是銳角的三角形是銳角三角形。(學生判斷練習)
師: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是鈍角三角形,三角形中不可能有3個鈍角,所以第一句話是錯的。根據直角三角形的概念: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可以判斷第二句話是正確的??吹谌湓?,因為任何一個三角形都至少有兩個銳角,所以這句話是錯的。如果把這句話改成“最大的角是銳角的三角形是銳角三角形”對嗎?想一想。(學生判斷練習)最大的角是銳角,那其他兩個角肯定也是銳角,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就是銳角三角形,這句話是正確的
師:通過剛才的分析判斷,同學們對按角的大小分成的三類三角形一定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下面我們來做個猜猜看的游戲,請看:三角形藏在紙袋的后面,只露出了一部分,請你根據露在外面的一個角,猜一猜藏在后面的屬于哪種三角形。 ( 學生猜測)
師:猜出來了嗎?左邊的圖露出的是直角,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中間一個露出的是鈍角,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是鈍角三角形,右邊的圖露出的是一個銳角,因為任何一個三角形都至少有兩個銳角,所以它可能是銳角三角形,可能是直角三角形,也可能是鈍角三角形。
師:其實看一個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或鈍角三角形,只要看它的內角中有沒有直角或鈍角,而一個三角形是不是銳角三角形則要看三個角是否都是銳角。
流程7:用集合圖顯示各類三角形之間的關系。
師:如果把所有的三角形看成一個整體,用一個圈表示,可以把它分成幾部分,每部分的名稱是什么?請同學們思考一下,寫在草稿本上。(學生活動)
師:把所有的三角形看作一個整體,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都是這個整體的一部分,它們之間的關系,可以用這樣的圖來表示。
第三段:鞏固深化,拓展提高
師:下面請同學們根據三類三角形的特點來畫一畫、連一連、剪一剪、折一折、分一分。首先來畫一畫。我們一起先看想想做做第1題
師:請同學們練習:任意畫一個三角形,先看一看,再用三角尺比一比,說說它是什么三角形。 (學生活動)
師:同學們在用三角尺比的時候,是3個角都比的嗎?其實只要比出最大的是什么角,就可以判斷是什么三角形了,你想到了嗎?
師:下面請同學們在課本第27頁上獨立完成第2題,連一連。(學生活動)
師:你們是這樣連的嗎?和同學們交流一下,你在判斷圖中三角形時,使用的是什么方法?(學生交流)
師:判斷是哪一類三角形,一般情況下憑觀察就可以了,如果三角形中有一個角看上去比較接近直角,就要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比一比,再準確地作出判斷。
流程10:完成“想想做做”第4—7題
師:下面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拿出課前準備好的學具,合作完成課本第27頁第4—7題。( 學生活動 )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幾道題的操作過程。
師:第6題,畫出的線段就是原來三角形的高。第7題可以分別從3個頂點向對邊畫線段,把它分成兩個三角形。其中從直角頂點向對邊畫線段,可以分成兩個直角三角形,也可以分成一個銳角三角形和一個鈍角三角形。從其他兩個頂點向對邊畫線段,只能分成一個鈍角三角形和一個直角三角形。
第四段:全課總結
流程1 1:總結全課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探索了三角形的分類,把三角形按角的大小可以分成三類: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是銳角三角形,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是鈍角三角形。有興趣的同學還可以嘗試著將三角形按其它標準進行分類,并用我們今天學到的探索圖形特征的方法去進一步研究它們。
在教授《三角形的分類》這一課程內容時,進行教學反思是非常必要的。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教學反思點:
學生理解程度:回顧學生是否能夠準確區分不同類型的三角形(如等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普通三角形)。考慮是否需要額外的例子或練習來鞏固他們的理解。
教學方法:思考所采用的教學方法是否適合學生的學習風格。例如,是否通過直觀的圖形演示、動手操作活動或者互動討論等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三角形的屬性。
課堂互動:評估課堂上的互動情況。檢查學生是否有機會提問和表達自己的想法,以及教師是否及時回應這些問題,促進了積極的學習氛圍。
作業和評估:分析布置的作業和進行的評估是否有效地檢測了學生對三角形分類的。理解??紤]是否需要調整作業難度或評估標準,以更準確地反映學生的掌握情況。
概念鏈接:反思課堂上是否成功地將三角形的分類與其他幾何概念相聯系,例如角的分類、對稱性等,從而加深學生對數學整體結構的理解。
差異化教學:思考是否為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提供了適當的支持和挑戰。例如,對于那些已經掌握了基本分類的學生,是否提供了深入探究的機會;而對于那些在分類上有困難的學生,是否給予了額外的輔導和練習。
課后反思:鼓勵學生在課后進行自我反思,思考他們在哪些方面做得好,在哪些方面還需要改進,并鼓勵他們在下一次課上分享這些反思。
通過這些反思點,教師可以不斷調整和優化教學策略,以提高學生對《三角形的分類》這一數學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一、激趣引入
(一)認識三角形內角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什么是三角形,誰能說出三角形有什么特點?
生1:三角形是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
生2:三角形有三個角,……
師:請看屏幕(課件演示三條線段圍成三角形的過程)。
師:三條線段圍成三角形后,在三角形內形成了三個角,(課件分別閃爍三個角及的弧線),我們把三角形里面的這三個角分別叫做三角形的內角。(這里,有必要向學生直觀介紹“內角”。)
(二)設疑,激發學生探究新知的心理
師:請同學們幫老師畫一個三角形,能做到嗎?(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心理)
生:能。
師:請聽要求,畫一個有兩個內角是直角的三角形,開始。(設置矛盾,使學生在矛盾中去發現問題、探究問題。)
師:有誰畫出來啦?
生1:不能畫。
生2:只能畫兩個直角。
生3:只能畫長方形。
師(課件演示):是不是畫成這個樣子了?哦,只能畫兩個直角。
師:問題出現在哪兒呢?這一定有什么奧秘?想不想知道?
生:想。
師: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研究吧!
(揭示矛盾,巧妙引入新知的探究)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研究特殊三角形的內角和
師:請看屏幕。(播放課件)熟悉這副三角板嗎?請拿出形狀與這塊一樣的三角板,并同桌互相指一指各個角的度數。(課件閃動其中的一塊三角板)
生:90°、60°、30°。(課件演示:由三角板抽象出三角形)
師:也就是這個三角形各角的度數。它們的和怎樣?
生:是180°。
師:你是怎樣知道的?
生:90°+60°+30°=180°。
師:對,把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度數合起來就叫三角形的內角和。
師:(課件演示另一塊三角板的各角的度數。)這個呢?它的內角和是多少度呢?
生:90°+45°+45°=180°。
師:從剛才兩個三角形內角和的計算中,你發現什么?
生1:這兩個三角形的內角和都是180°。
生2:這兩個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并且是特殊的三角形。
(二)研究一般三角形內角和
1。猜一猜。
師:猜一猜其它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度呢?同桌互相說說自己的看法。
生1:180°。
生2:不一定。
2。操作、驗證一般三角形內角和是180°。
(1)小組合作、進行探究。
師:所有三角形的內角和究竟是不是180°,你能用什么辦法來證明,使別人相信呢?
生:可以先量出每個內角的度數,再加起來。
師:哦,也就是測量計算,是嗎?那就請四人小組共同研究吧!
師:每個小組都有不同類型的三角形。每種類型的三角形都需要驗證,先討論一下,怎樣才能很快完成這個任務。(課前每個小組都發有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指導學生選擇解決問題的策略,進行合理分工,提高效率。)
2)小組匯報結果。
師:請各小組匯報探究結果。
生2:175°。
生3:182°。
(三)繼續探究
師:沒有得到統一的結果。這個辦法不能使人很信服,怎么辦?還有其它辦法嗎?
生1:有。
生2:用拼合的辦法,就是把三角形的三個內角放在一起,可以拼成一個平角。
師:怎樣才能把三個內角放在一起呢?
生:把它們剪下來放在一起。
師:先驗證銳角三角形,我們得出什么結論?
生1:銳角三角形的內角拼在一起是一個平角,所以銳角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生2:直角三角形的內角和也是180°。
生3:鈍角三角形的內角和還是180°。
3課件演示驗證結果。
師:請看屏幕,老師也來驗證一下,是不是跟你們得到的結果一樣?(播放課件)
師:我們可以得出一個怎樣的結論?
生: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教師板書: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學生齊讀一遍。)
師:為什么用測量計算的方法不能得到統一的結果呢?
生1:量的不準。
生2:有的量角器有誤差。
師:對,這就是測量的誤差。
三、解決疑問。
師:現在誰能說說不能畫出有兩個直角的一個三角形的原因?(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
生:因為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在一個三角形中如果有兩個直角,它的內角和就大于180°。
師:在一個三角形中,有沒有可能有兩個鈍角呢?
生:不可能。
師:為什么?
生:因為兩個銳角和已經超過了180°。
師:那有沒有可能有兩個銳角呢?
生:有,在一個三角形中最少有兩個內角是銳角。
四、應用三角形的內角和解決問題。
1、看圖求出未知角的度數。(知識的直接運用,數學信息很淺顯)
2、 按要求計算。(數學信息較為隱藏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游戲鞏固。在四人小組中完成:由一個同學出題,其它三個同學回答。(1)給出三角形兩個內角,說出另外一個內角(有唯一的答案)。(2)給出三角形一個內角,說出其它兩個內角(答案不唯一,可以得出無數個答案)。
五、全課總結。
今天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是怎樣獲取這些知識的?你感覺學得怎么樣?
《《三角形的分類》教學反思(優秀23篇)》圖文推薦
Copyright©2023寵物網www.www-999906.com/版權所有 備案號:魯ICP備20000893-7 網站地圖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聯系QQ;153586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