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錦集8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活動目標:
1、通過音樂激發孩子創編的靈感和興趣。
2、通過活動讓幼兒掌握幾種創編規律的方法。
活動準備:
小兔子頭飾;1開大白紙一張;碰鈴、鈴鼓、手鈴、沙錘若干。
活動過程:
1、 激發興趣
“小朋友們,今天呀音樂國將舉行一場盛大的音樂會,你們想不想去看看呀?”“想”“咦,小兔子把它的拿手好戲――節奏表演也帶來了,咱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兔子演員登臺表演音樂節奏)
2、發現規律
老師:“小朋友,你在剛才的節目中發現了什么?”(引導幼兒說出節奏有規律)
老師:“對了,剛才小兔子的節奏表演不僅好看而且十分有規律,誰能說說看它的規律是什么?( xo×o|×o×o| )
3、 創編有規律的節奏
老師:“誰能自己創編一個有規律的節奏?試試看!”
(鼓勵幼兒自己創編有規律的節奏)
如:×O O|×O O|×O O|×O O|
××××|O O O O|××××|O O O O|
××OO|××OO|××OO|××OO|
4、 創編有規律排序題
老師:“小朋友想一想除了音樂可以創編出規律以外生活中還有什么也可以編出有規律的?”
(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說出盡可能多的物品)
老師:“請你和你身邊的小朋友討論一下,編一道有規律的排序題好嗎?看誰編的和別人不一樣?!?/p>
(鼓勵幼兒大膽創編,教師在紙上寫出孩子編的規律并用節奏中的×和O表示。)如:3朵花3把草可以用×××|O O O來表示。
5、總結規律排序的方法
老師:“生活中的有規律排序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兩種不同物體之間排,也可以三種、四種…不同物體之間進行排序,好現在和你身邊的小朋友一起說說看你掌握了哪幾種排序的方法,說的越多越好!”
(引導幼兒說出這節活動中發現的排序方法。)
如:×OO×OO;OO×OO×;×OOO×OOO;OOO×OOO×;
6、 練習有規律的節奏
老師:“剛才音樂國的國王打來電話,讓我們給一首音樂配上有規律的節奏,你們想不想來試一試?”
“想”
“請你和你們組的小朋友一起來選一個有規律的節奏,再來選一種你喜歡的樂器一起來試試吧!”
(幼兒分組練習節奏,教師給予適當的指導)
7、活動延伸――合奏
老師:“請回到位子上,讓我們跟著音樂一起打節奏吧!”
(給予幼兒鼓勵與肯定)
小結:“你們打的節奏不但有規律而且特別美,說明你們動了腦筋了,老師為你們自豪!現在就讓我們乘著小列車到外面領取音樂國給我們的禮物吧!”
活動反思:
活動結束了,我的大膽嘗試也有了明顯的效果。這節活動讓我深切的感覺到給孩子萬千知識不如給孩子一種解決途徑。
活動中我把規律排序的重難點也就是(自編規律排序題)這一數學領域中難題,通過與音樂領域的有機結合而輕松的解決掉了,孩子們在想象中、拍打中總有保持著一股創編的興趣與‘興奮’,達到了我預期的.目的。
孩子創編的方法之多讓我有些目不暇接,讓我由此更加堅定了興趣教學的信心,但其中也存在一定問題與不足,如:孩子發現了六種不同物體之間規律的排序,但在打節奏的過程中孩子并沒有把它用節奏的形式打出來,也許是怕編的太慢而我給的時間不是很充足吧,就留下了一些的遺憾。我想如果在活動過程中,更注意孩子突發教育的引導,效果會更好!
活動目標
1,幼兒能通過觀察進行描述。
2,訓練幼兒思維的流暢性。
3,幼兒能正確的說出自己所看到的東西。
4,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展求異思維。
5,激發了幼兒對熊貓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教學重點、難點
幼兒不能開口去說,不愿意說出自己的想法,吸引不住幼兒的注意力。
活動準備
熊貓掛圖一張,具有代表性的熊貓在做什么事情的圖片若干張,關于熊貓吃竹葉的視頻一段,熊貓兒歌的視頻一段。
活動過程
1, 謎語導入(有個小動物,身體胖乎乎,常帶戴墨鏡,身穿黑白衣,愛吃鮮竹葉)
2, 出示熊貓掛圖,分析謎語。
3, 播放熊貓吃竹葉的視頻,吸引幼兒注意。
4, 播放各種圖片,逐個講述分析,正確引導幼兒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事情應該怎么做。
5, 給幼兒講述熊貓的.生活習性,分布的區域。
6, 讓小朋友自己說看到的東西,熊貓愛做什么事情,愛吃什么東西,等等。
7, 最后讓小朋友觀看有關于熊貓兒歌的視頻。
教學反思
1,在這個活動中,幼兒是在快樂中度過的,幼兒配合積極,興趣很濃。
2,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該少用成人化的語言,比如“知不知道”“是不是”應該多問“為什么”。
3, 選材新穎,導入活動很好。
4, 在說出謎語的時候應該把速度放慢一點,讓小朋友有時間去想。不應該太快出示掛圖。
5, 可以請小朋友來模仿自己所看到的熊貓的姿勢,讓幼兒說出成句的話。
一、聽音樂做解放軍進場(幼兒分兩隊進場)
教師:小朋友,今天相老師像誰呀!(解放軍)
教師:那你們想做解放軍嗎?
教師:解放軍們,我們跟著音樂進場吧?
二、聽音樂拍節奏、畫節奏譜。
教師:剛才,解放軍做了哪些動作呀?(請個別幼兒表演)
教師:現在,我把這些動作組合在一起,你能根據我的動作拍出節奏來嗎?
教師邊唱邊表演:
教師唱:5333|5333|217654|345|
幼兒拍:x—|x—|x—|x—|
教師唱:55673|1176|55673|3737|1637|1616|
幼兒拍:x—|x—|x—|xx|xx|xx|
教師:現在,小朋友聽著音樂,看著老師的動作完整地拍一遍。
問:你覺得哪個地方有困難?為什么?
教師:那我們畫出這一段節奏譜再打一遍。
教師:現在,我們聽著音樂,我畫節奏譜,你們來打節奏,好嗎?
(再次找出困難,并解決困難)
三、幼兒看節奏譜,為音樂打節奏。
教師:小朋友,你們聽了這段音樂,有沒有發現什么特點呀?(ABA)
教師:那你聽了音樂感覺怎么樣呢?(興奮、進戰場)
教師:我們還聽過一首進行曲——“國歌—義勇軍進行曲”
四、嘗試用樂器演奏,畫出節奏譜
教師:小朋友的`節奏拍的真好,樂器寶寶也想參加??墒?,他們找不到自己應該為哪個動作配上怎樣的樂器,小朋友們你們給我想想辦法吧?
教師師范第一句:217654|(鈴鼓)
345|(圓舞板、木魚)
教師:現在我給音樂配上樂器譜,看小朋友能否把它演奏出來。
教師聽音樂畫出節奏譜
五、教師演唱,幼兒看樂器譜打節奏。
六、跟著音樂用樂器打節奏。
衣柜一個、幼兒服裝若干(開衫、套頭衫、褲子)、卡片、等
在游戲的情景中體驗成功的
通過主動探索、同伴學習等方式,尋找整理服裝的方法。
能分清衣服的正面和反面,會將衣服翻正、有序放入衣柜中。
一、情景體驗,自如展現自己整理服裝的能力。
1、"老師這里有很多衣服,誰愿意幫助老師把這些衣服疊整齊,放進衣柜里?"
2、幼兒自選一件服裝進行整理,并放進衣柜里。
二、經驗分享,區分不同服裝正、反面,探尋翻正服裝、整理服裝的方法。
1、師生共同尋找服裝正、反面的不同。
"你覺得這條褲子整理得好?為什么?" (沒有將褲子翻正、褲子是反的)
"褲子的正面和反面有什么不同呢?"(口袋、小花、毛毛的邊,……)
"這件開衫的.正面和反面有什么不同呢?" (口袋、小花、毛毛的邊,……)
"這件套頭上衣的正面和反面有什么不同呢?"(口袋、小花、毛毛的邊,……)
2、師生共同探討將服裝翻正的方法。
"這些衣服都是反的,誰來想辦法把它們翻正呢?"
"怎樣將褲子翻正呢?"(將手從褲腰進去,到褲腳處伸出手,抓住褲腳,將手從褲管里退出。)
"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把它翻過來?" (自主探索將開衫和套頭衫翻正的不同方法。)
3、師生共同總結整理服裝的方法。
"我們應該怎樣整理衣服呢?"(翻正,扣紐扣、拉拉鏈,疊整齊)
三、動手實踐,自主嘗試翻正服裝的方法,并有序放入衣柜中。
1、幼兒整理服裝,并放進衣柜。
"老師這里還有一筐衣服,你們愿意幫助我嗎?"
"請小朋友幫助老師把這筐衣服整理好、放進衣柜,再把原來放進衣柜的衣服檢查一下,看看這些衣服整理好沒有。"
2、幼兒相互檢查,體驗成功的快樂。
"請小朋友檢查衣柜里的衣服整理的好嗎?
活動延續
在日常生活中鼓勵幼兒每天自己穿脫衣褲、整理服裝。
在班級健康區設立"整理小衣柜"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練習整理服裝。
1. 能聽信號按節奏走、變速走跑。
2. 發展幼兒身體協調性,掌握正確的行走姿式。
鈴鼓、口哨、各一個
開始部分:幼兒練習徒手操、齊步走。
基本部分: 游戲 晴天雨天
1.齊步走,糾正行走姿式。
2.教師啟發幼兒說出下雨了沒有帶雨傘,因該趕緊跑到房子里避雨。
3.晴天的時候,小朋友在外面玩耍(隨意走、跳),教師一說要下雨了,小朋友快速的跑到老師之前說好的.避雨的地方避雨,等到晴天了,小朋友繼續除去玩,游戲反復進行幾次后結束。
結束部分:告訴幼兒下雨打雷的時候不應該站在樹、電話亭等地方,避免必備。
1、了解生活中常見的和特殊的鎖及鎖的作用;
2、知道一把鑰匙配一把鎖以及相同齒紋的鑰匙可以開同一把鎖;
3、主動大膽地發現問題,探究問題,發展創造力。
常見的`鎖,如:自行車鎖、掛鎖、摩托車鎖等。
經驗準備:
材料準備:鎖的標志(大、中、?。?/p>
一、游戲:《金鎖、銀鎖開開》。
讓幼兒自由配對玩金鎖、銀鎖的游戲,吸引幼兒對鎖產生興趣。
二、將掛鎖展示在長桌上,讓幼兒分組自由操作開鎖。桌上有5把鎖,5把鑰匙,由5 個幼兒進行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方法一:選擇一把鑰匙,依次試開每一把鎖,一定會有一把鎖被打開。
方法二:選擇一把鎖,依次用鑰匙試開,一定會有一把鑰匙打開這把鎖。
三、老師以不會玩掛鎖,讓幼兒來教老師的方法學習開關掛鎖。
(1):開鎖:找到鑰匙孔――把鑰匙正插――插到底----旋轉
(2):關鎖:掛鎖對準小孔――往下按。
四、共同探索“一把鑰匙開同一把鎖”。
教師出示4把鑰匙,一把鎖,擺在桌上,提問:這4把鑰匙是不是都能開這把鎖?請個別幼兒上來試開,提醒幼兒試過一把鑰匙把它放回原位,再拿另一把。
提問:我們一起想一想,一把鑰匙可以開幾把鎖?
小結: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
五、同齒紋的鑰匙開同一把鎖。
教師:這兒有兩把鑰匙,看能不能把這把鎖打開,誰愿意來試一試?
幼兒成功地開鎖。
利用實物投影儀,比較兩把鑰匙,得出“相同齒紋的鑰匙可以開同一把鎖”。
小結:生活中,人們為了使用方便,防止鑰匙丟失,常常一把鎖配幾把相同齒紋的鑰匙。
六、鎖的作用。
師:小朋友們想一想,什么地方需要用鎖?
師:為什么這些地方需要鎖呢?
教師小結,鎖的作用是防盜、安全。
七、介紹特殊鎖類
鎖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幼兒雖然認識鎖,但對鎖的認識還不多。為了讓幼兒了解鎖和鑰匙的關系,以及鎖的作用。
本次活動,幼兒通過探索、指認、操作活動,了解了鎖和鑰匙的關系是一一對應的,一把鑰匙只能打開一把鎖,同時也知道了鎖的用途和作用,明白了生活中什么地方要用鎖,什么地方不要用鎖。
活動名稱:
娃娃去沙灘
1、知道夏天是一個炎熱的季節,了解人們常用的防暑降溫方法。
2、能按娃娃身上的`數字,尋找有相同數量花紋的物品,送給娃娃。
娃娃去沙灘的操作材料每人一份,剪刀、糨糊也每人一份,抹布每桌一塊。
一、互相交流人們常用的防暑降溫方法
1、 現在是什么季節?夏天天氣怎樣?
2、 人們用什么辦法來防暑降溫的?
3、 教師小結:人很聰明,能想出許多辦法來防暑降溫。例如:在太陽底下行走帶遮陽帽、太陽鏡、遮陽傘,在家里開電風傘、空調,扇扇子,在床上鋪涼席、竹席,身上穿汗衫、背心、短衣短褲、裙子、風涼鞋,喝涼開水、冷飲,吃西瓜,洗冷水澡,游泳等。
二、按照娃娃身上的數字,尋找有相同數量花紋的物品,送給娃娃。
1、有3個娃娃,他們要去游泳,可以帶些什么呢?(出示圖片)師:我們就把這些物品送給他們吧。
2、請幼兒仔細觀察圖片后說說怎么送法。
3、教師簡單的示范講解:引導幼兒先看清娃娃泳衣上的數字分別是幾?例如是數字8,就尋找有相同數量花紋救生圈、帽子、水桶,找到后用剪刀把它剪下來,粘貼在娃娃身邊。
4、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做事認真仔細,先看清娃娃泳衣上的數字,再找有相同數量花紋救生圈、帽子、水桶,找到后剪下,粘貼在娃娃身邊。
三、與好朋友互相交流檢查,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目標】
1、在收集材料分享交流的過程中,初步了解一些禽中之最。
2、激發探索鳥類的愿望和好奇心。
3、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收集“鳥類”的材料。
【活動過程】
一、認識禽類:
1、鳥可以叫什么?(出示文字:“禽”)
2、禽類可以分成哪幾類?
歸類:被人飼養的禽,叫什么禽?(家禽)
食肉的、兇猛的禽,叫什么禽?(猛禽)
叫聲非常動聽的禽,叫什么禽?(鳴禽)
棲息在水邊的禽,叫什么禽?(水禽)
3、那么家禽、猛禽、鳴禽、水禽各有哪些?
每種舉例:家禽——雞、鴨、鵝...... 猛禽——鷹、鷲...... 鳴禽——黃鶯、畫眉鳥...... 水禽——丹頂鶴、魚鷹......
特殊的鳥類——不會飛的鴕鳥
普通飛禽——麻雀
老師小結。
二、了解禽中之最:
1、鳥類中,最大的鳥是什么鳥?(鴕鳥——高度2、5米左右)
2、最小的鳥是什么鳥?(蜂鳥)
3、最重的鳥是什么鳥?(鴕鳥比蜂鳥重78000倍)
4、飛得最快的鳥什么鳥?(雨燕)
5、地面上跑得最快的是什么鳥?(鴕鳥)
6、最長壽的'是什么鳥?(鸚鵡)
7、最短命的是什么鳥?(燕子)
三、分享交流自己收集的鳥類資料,并進行傳閱。
教學反思:
幼兒對事物的認識具有形象性、具體性的特點,喜歡直接參與嘗試,對操作體驗型的活動尤為感興趣。本次科學活動正符合了孩子們好動手、喜探究的心理特點?;顒拥哪康氖桥囵B幼兒動手操作、主動活動的興趣和創造意識。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層次性、開放性,幼兒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動探索,體驗成功的快樂。
中班教案圖文推薦
Copyright©2023寵物網www.www-999906.com/版權所有 備案號:魯ICP備20000893-7 網站地圖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聯系QQ;153586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