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閱讀優秀27篇》
文言文閱讀必然會考到課外語言材料。面對從未讀過的語段或文章,又無工具書可查,怎么辦?在解答這類題目時,很多同學感到束手無策。
豫讓論
方孝孺〔明代〕
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則當竭盡智謀,忠告善道,銷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生為名臣,死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簡策,斯為美也。茍遇知己,不能扶危為未亂之先,而乃捐軀殞命于既敗之后;釣名沽譽,眩世駭俗,由君子觀之,皆所不取也。
蓋嘗因而論之:豫讓臣事智伯,及趙襄子殺智伯,讓為之報仇。聲名烈烈,雖愚夫愚婦莫不知其為忠臣義士也。嗚呼!讓之死固忠矣,惜乎處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何也?觀其漆身吞炭,謂其友曰:“凡吾所為者極難,將以愧天下后世之為人臣而懷二心者也?!敝^非忠可乎?及觀其斬衣三躍,襄子責以不死于中行氏,而獨死于智伯。讓應曰:“中行氏以眾人待我,我故以眾人報之;智伯以國士待我,我故以國士報之?!奔创硕?,讓馀徐憾矣。
段規之事韓康,任章之事魏獻,未聞以國士待之也;而規也章也,力勸其主從智伯之請,與之地以驕其志,而速其亡也。郄疵之事智伯,亦未嘗以國士待之也;而疵能察韓、魏之情以諫智伯。雖不用其言以至滅亡,而疵之智謀忠告,已無愧于心也。
讓既自謂智伯待以國士矣,國士——濟國之士也。當伯請地無厭之日,縱欲荒暴之時,為讓者正宜陳力就列,諄諄然而告之曰:“諸侯大夫各安分地,無相侵奪,古之制也。今無故而取地于人,人不與,而吾之忿心必生;與之,則吾之驕心以起。忿必爭,爭必敗;驕必傲,傲必亡”。諄切懇至,諫不從,再諫之,再諫不從,三諫之。三諫不從,移其伏劍之死,死于是日。伯雖頑冥不靈,感其至誠,庶幾復悟。和韓、魏,釋趙圍,保全智宗,守其祭祀。若然,則讓雖死猶生也,豈不勝于斬衣而死乎?讓于此時,曾無一語開悟主心,視伯之危亡,猶越人視秦人之肥瘠也。袖手旁觀,坐待成敗,國士之報,曾若是乎?智伯既死,而乃不勝血氣之悻悻,甘自附于刺客之流。何足道哉,何足道哉!
雖然,以國士而論,豫讓固不足以當矣;彼朝為仇敵,暮為君臣,腆然而自得者,又讓之罪人也。噫!
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冷泉亭記
白居易
東南山水,余杭郡為最;就郡言,靈隱寺為尤;由寺觀亭,冷泉亭為甲。亭在山下,水 ?這七人)都按照約定時間回來了,于是文岐請求上級官員寬恕他們的罪行。(得分點:“省”、“克期”、“就獄”、“貸”各1分,全句通達曉暢得體1分。)
(2)(于是)安排(或令、或讓)妻子送母親返鄉,發檄文令楊富、毛顯文出兵在城外駐扎,做好堅守陣地的準備。(得分點:“奉”、“檄”、“出屯近郊”、“為……計”各1分,全句通達曉暢得體1分。)
【參考譯文】
許文岐,字我西,浙江仁和人。祖父許子良,曾為巡撫貴州右僉都御史,父親許聯樞,曾任廣西左參政。文岐是崇禎七年( 1634 )的進士。曾擔任南京職方郎中一職。賊寇在江北一帶大肆作亂,許文岐輔助尚書范景文進行防御,景文十分倚重他。許文歧后調任黃州知府,(在與亂軍交戰中)曾射殺敵軍前鋒一只虎,奪大旗而歸。獄中有被判處重刑的七人,(文岐)放(他們)回去省親(或探望親人),(給他們)規定回獄時間,(這七人)都按照約定時間回來了,于是文岐請求上級官員寬恕他們的罪行。
崇禎十三年( 1640 ) ,許文歧被調任下江防道副使,駐守蘄州。賊寇頭目賀一龍、藺養成等部聚集在蘄州、 黃州一帶,文岐嚴密防備。賊黨張雄飛將要南渡長江,文岐命游擊將軍楊富去燒毀賊黨船只,賊黨才退卻。巡撫宋一鶴將文岐這次的軍功上報給朝廷。副將張一龍善用兵,文岐很器重他。(兩人)曾共宿一帳中,半夜軍中大聲喧鬧,文岐說:“這是奸人想乘夜逃跑?!?他堅持臥床不動。第二天天剛亮,有一百多叛兵奪門逃跑,張一龍將他們全部追捕殺掉,全軍肅然。楊富本已長期鎮守蘄州,一鶴又派參將毛顯文前去,楊毛二人不和,(致使)兵民不安。文岐召見二位將軍,于宴會上用一杯酒消除了二人的矛盾,才沒有了隱患。
崇禎十五年(1642) ,左良玉的敗兵南下準備大肆劫掠百姓。文岐在江口立馬等待,潰兵不敢侵犯。這時,形勢一天天危急,士兵沒有堅定的意志,恰好此時許文岐已升為督糧參政,正要啟程赴任,見此情形不禁嘆息說: “我為天子駐守這座孤城已經兩年,其職責應死守疆土,如今形勢危急,我怎么能離開?” (于是)安排(或令、或讓)妻子送母親返鄉,發檄文令楊富、毛顯文出兵在城外駐扎,做好堅守陣地的準備。不久,荊王府的將校郝承忠暗中與張獻忠勾結。第二年,(賊寇)發兵大舉進攻蘄州,許文岐發火炮擊斃敵軍很多人。夜晚即將過去一半,大雪下了一尺多厚,敵軍攻下西門進城了,文岐與敵軍進行了巷戰。越下越大,炮彈不能發出,于是文岐被俘虜了。獻忠久聞文岐之名,當時沒有殺他,而將他關押在后營。與他同被關押在后營的還有舉人奚鼎鉉等數十人。文岐秘密地對他們說: “我看賊寇營中大多是烏合之眾,數萬兵卒都是被俘良民,若將大的道義告訴他們,大家同心協力,賊寇就可以被消滅了?!庇谑窃S文歧暗中聯系眾人,約定四月起兵, 這密謀被泄露了,獻忠進行搜索,果然搜到了柳圈,捆住文岐要將其斬首。許文岐將要被殺的時候,對別人說:“我當時沒有自殺的原因,是我立志要消滅賊寇。如今事情沒有成功,這是天意??!”于是他滿臉含笑地死了。這時距文岐被捕已經七十多天了。此事讓朝廷知道后,(皇上)追贈文岐太仆寺卿。
文言文閱讀。
【甲】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蹦巳胍姟枺骸昂我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睍r曰:“小惠未編,民弗從也?!惫唬骸盃奚癫?,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惫唬骸靶〈笾z,雖不能察,必以情?!睂υ唬骸爸抑畬僖?。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饼R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毕乱暺滢H,登軾而望之,曰:“可矣?!彼熘瘕R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p>
【乙】夏后伯啟與有扈①戰于甘澤而不勝。六卿請復之,夏后伯啟曰:“不可。吾地不淺②,吾民不寡,戰而不勝,是吾德薄而教③不善也?!庇谑呛跆幉恢叵巢毁E味琴瑟不張④,鐘鼓不修⑤,子女不飭⑥,親親長長,尊賢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 故欲勝人者,必先自勝;欲論人者,必先自論;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注釋】①夏后伯啟與有扈:古代的人名。②淺:狹、窄小。③教:教化。④張:樂器上弦。⑤修:設置。⑥飭:謹慎、恭敬。
1.解釋下列句中加粗詞語的意思。
(1)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鄙:________________
(2)期年而有扈氏服 期年:________________
2.翻譯下列句子。
(1)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欲勝人者,必先自勝。
3.結合甲、乙兩文內容,說說作戰要想取得勝利需要做到哪些?
參考答案:
1.(1)目光短淺。
(2)滿一年。
2.(1)第一次擊鼓能振作士氣,第二次擊鼓士氣減弱,第三次擊鼓士氣完全耗盡。
(2)所以想要戰勝別人,就一定要先戰勝自己。
3.①政治上取信于民;
②軍事上抓住戰機,知己知彼;
③想要戰勝別人,首先要戰勝自己。
古人談讀書
朱熹〔宋代〕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墩撜Z》
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來自朱熹)
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識者也;有恒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來自曾國藩)
譯文
天資聰明而又好學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學識比自己差的人請教為恥。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真正的智慧。默默地記住所學的知識,學習不覺得滿足,教人不知道疲倦。
我曾經說:讀書講究“三到”,即讀書時要專心,要認真看,要誦讀。心思不在書本上,那么眼睛就不會仔細看;心和眼既然沒有專注統一,卻只是隨隨便便地讀,那么一定不會記住,就算記住了,也記不長久。這三到中,心到重要。若心神集中了,眼和口還會不集中嗎?
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見識,第三要有恒心。有志氣則絕對不會甘心居于下等;有見識則知道學無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我滿足,像河伯觀海,井底之蛙觀天,這都是沒有見識的;有恒心則必然沒有干不成的事情。有志、有識、有恒,三者缺一不可。
文言文閱讀
大鼠
蒲松齡萬歷間①,宮中有鼠,大與貓等,為害甚劇。遍求民間佳貓捕制之,輒被啖食。適異國來貢獅貓,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闔②其扉,潛窺之。貓蹲良久鼠逡巡③自穴中出見貓怒奔之。貓避登幾上,鼠亦登,貓則躍下。如此往復,不啻④百次。眾咸謂貓怯,以為是無能為者。 既而鼠跳擲漸遲,碩腹似喘,蹲地上少休。貓即疾下,爪掬頂毛,口龁⑤首領,輾轉爭持,貓聲嗚嗚,鼠聲啾啾。啟扉急視,則鼠首已嚼碎矣。然后知貓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彼出則歸,彼歸則復,用此智耳。噫!匹夫按劍,何異鼠乎! (選自《聊齋志異》)
【注釋】①萬歷:明神宗朱翊鈞的年號。 ②闔(h ):關閉。 ③逡(qūn)巡:從容,不慌不忙。 ④啻(ch ):僅;止。 ⑤龁(h ):咬。
【譯文】}明朝萬歷年間,皇宮中有老鼠,大小和貓差不多,為害極為嚴重。(皇家)從民間找遍了好貓捕捉老鼠,都被老鼠吃掉了。恰好有外國進貢來的獅貓,渾身毛色雪白。把獅貓投入(有)老鼠的屋子,關上窗戶,偷偷觀察。貓蹲在地上很長時間,老鼠從洞中出來巡視,見到貓之后憤怒奔跑。貓避開跳到桌子上,老鼠也跳上桌子,貓就跳下來。如此往復,不少于一百多次。大家都說貓膽怯,以為是沒有能為的貓。過了一段時間,老鼠跳躍動作漸漸遲緩,肥碩的肚皮看上去有些氣喘,蹲在地上稍稍休息。貓隨即快速跳下桌子,爪子抓住老鼠頭頂毛,口咬住老鼠脖子,輾轉往復爭斗,貓嗚嗚的叫,老鼠啾啾的呻吟。急忙打開窗戶查看,老鼠腦袋已經嚼碎了。大家這才明白,獅貓開始時躲避大鼠,并不是害怕,而是等待它疲乏松懈啊!
1.研讀考綱?!犊荚嚧缶V》是高考命題的依據,也是大家復習備考的依據。大家解讀考試大綱時,除要關注考試范圍、新增內容外,更應該關注題型示例及樣卷。它們不但讓我們對高考試卷的長度、題型的大致比例有所了解,更能告訴我們本年高考題目的命題走向。
2.回歸課本。高考題目年年都有變化,但考查學生“運用學過的知識靈活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想一直都沒有變化。學過的知識究竟有哪些?這就需要大家把散落在課本中的`知識整理清楚,尤其是容易得分的背誦默寫部分。
3.背誦名篇名句整理高考在即,熟練掌握以上高三語文的復習計劃要求和方面,經常對照高三語文的復習計劃做好高考語文復習工作的總結,是你考成優異的高考成績的必備因素。
4.做真題。最后階段,大家應該選做一些近3年的高考真題,以便進一步明確高考題目的命題思路和方式,也可以檢測一下自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在審題、解題的能力方面是否還有欠缺,方便最后的復習鞏固。
5.看糾錯本。把糾錯本中的錯誤按基礎、文言、閱讀、語言運用等分別歸類,把錯誤集中的?
1、班昭續《漢書》
扶風①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②之女也,名昭,字惠班。博學高才。世叔早卒,有節行法度。兄固著《漢書》,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和帝詔昭就東觀藏書閣③踵而成之。帝數召入宮,令皇后諸貴人師事焉,號曰“大家”。每有貢獻異物,輒詔大家作賦頌。時《漢書》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馬融伏于閣下,從昭受讀。
(選自《后漢書·曹世叔妻傳》)
[注釋]①扶風:古地名,今陜西境內。②班彪:當時著名學者。③東觀藏書閣:皇家藏書樓。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 10題。
王瑜,其先范陽人也.父欽祚,仕至殿中監,出為義州刺史。瑜性兇狡,然雋辯驍果,騎射刀筆之長,亦稱于當代.起豪累為從事,天福中,授左贊善大夫.會濮郡秋稼豐衍,稅籍不均,命乘使車,按察定計,既至郡,謂枝簿吏胡蘊、惠鶚曰:“余食貧久矣,室無增資,為我致意縣宰,且求假貸?!庇墒清е績任逡亓铋L共斂錢五十萬,私獻于瑜。瑜即以書上奏,高祖覽章嘆曰:“廉直清慎有如此者,誠良臣也?!庇谑嵌粑逶准磿r停黜,擢瑜為太府少卿。
杜重威之鎮東平也,瑜父欽祚為節度副使,及重威移鎮常山,瑜乃詭計于重威,使奏己為恒州節度副使,竟代其父位.歲余,入為刑部郎中.丙午歲,父欽祚刺舉義州,瑜歸寧至郡.會契丹據有中夏,何建以秦州歸蜀,瑜說欽祚曰:“若不西走,當屬契丹矣!”厲色數諫,其父怒而不從。因其臥疾涉旬,瑜仗劍而脅之曰:“老懦無謀,欲趨砲烙。不即為計,則死于刃下。”父不得已而聽之。時隴東屯兵扼其川路,將北趣蕃部,假途而因與郡盜酋長趙微歃血為約,以兄事之.謂微曰:“西至成都,余身為相,余父為將,爾當領一大郡,能遂行乎?”微曰:“諾?!辫]為所賣,先致其妻孥,館于郡中。行有期矣,微潛召其黨,伺于郊外。子夜,瑜舉族行,而輜重絡繹十有余里。徽之所親,循溝澮而遁,至馬峽路隅,舉燧相應,其黨起于伏莽,斷欽祚之首,貫諸長矛.平生聚蓄金幣萬計,皆為賊所掠,少長百口,殺之殆盡.瑜尚獨戰千人,矢不虛發,手無射捍,其指流血,及窘,乃夜竄山谷,落發為僧.月余,為樵人所獲,縶送岐州,為侯益所殺,時年三十九。
(節選自《舊五代史·列傳十一》,略有刪節)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為我致意縣宰,且求假貸 假:借
B.于是二吏五宰即時停黜 黜:罷免
C.瑜歸寧至郡 寧:平息
D.為樵人所獲,縶送岐州 縶:捆綁
5.下列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瑜生性狡詐的一組是(3分)( )
①瑜即以書上奏 ②使奏己為恆州節度副使,竟代其父位 ③不即為計,則死于刃下
④假途而因與郡盜酋長趙徽歃血為約,以兄事之 ⑤先致其妻孥,館于郡中 ⑥至馬峽路隅,舉燧相應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王瑜工于心計,但最終卻被人算計,他設計使自己成為一個清官的形象而獲得高祖的稱贊;為借路,他用官帽引誘利用趙徽,卻反遭趙徽算計,損失慘重。
B.王瑜一生短暫卻仕途順利。他離家為官先從從事做起,天福年間獲左贊善大夫一職,后受朝廷提拔為太府少卿,接著任恒州節度副使,還入朝做過刑部郎中。
C.王瑜對待父親的態度暴露出他的無禮及兇狠的性格。他在勸說父親西逃時,臉色嚴厲,父親不悅,不愿聽從,王瑜不顧父親已臥病在床十多天,竟然拔劍相威脅。
D.王瑜驍勇果敢,擅長騎射。他在舉家撤離途中遭到盜賊首領趙徽的暗算,最后只身一人與趙徽屬下一千多人激戰,箭無虛發,但終因寡不敵眾,被盜賊所殺。
唐太宗吞蝗
朝代:唐朝|作者:吳兢
觀二年,京師旱,蝗蟲大起。太宗入苑視禾,見蝗蟲,掇數枚而曰:“人以谷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過,在予一人。爾其有靈,但當蝕我心,無害百姓?!睂⑼讨笥义嶂G曰:“恐誠疾,不可!”太宗:“所冀移災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
①大致天之生才,雖不能眾,亦不獨絕,至為文詞,有成有不成者三:兒時多慧,裁識書名,父師迷之以傳注括帖,不得見古人縱橫浩渺之書,A ,一也。乃? 人雖,亦視其所生,生于隱屏,山川人物,居室游御,鴻顯高壯,幽奇怪俠之事,未有睹焉,神明無所練濯,胸腹無所厭余,耳目既吝,手足必蹇, C三也。凡此三者,皆能使人才力不已焉,D ,才力頓盡,而可為悲傷者,往往如是也。
②若季重者,五歲遍受《五經》,十歲恣為文章二十而成進士,蓋一代之才也。而天亦若有以異之者。大越之墟,古今冠帶之國也,固已受靈氣于斯。而世籍都下,往來燕越間,起禹穴吳山,江?;匆?,東上貸宗,西迤太行,歸乎神都,所游目,天下之股脊喉思頁 處也,英雄之所?廛,美好之所輔;咸在矣。于以豁心神,紆眺聽者,必將郁結乎文章。而又少無專門,承學之間,靈心洞脫,孤游皓杳,早為貴公鉅人所賞,聞所未聞,出見少年,裘馬弓劍,旗亭陌道之間,顧而樂之,此亦文心之所貽佇也。身復早達,曾無諸生一日之憂,名字所至,贊嘆盈矚,故其為文字也,高廣其心神,亮瀏其音節,精華甚充,顏色甚悅,緲焉者如嶺云之媚天霄,絢焉者如江霞之蕩林樾;乍翕乍辟,如崩如興;不可迫視,莫或殫形;大有傳疏之所曾遺,著錄之所未經者矣。嗟夫,以一代之才,而絕三者之累若此,不亦宜乎。
【注】①王季重:即王思任,明末作家 ②括帖:科舉范文 ③諸生:通過縣試或府試、院試的生員 ④貽佇:???,駐留。
21、將下面這句話填入①段的畫線處,語意連貫的一處的是( )(2分)
一食其塵,不復可鮮
22、第①段中的“不成者三”可概括為 ,科場之累和 。(2分)
23、下列對“身復早達,曾無諸生一日之憂”分析正確的一項使( )(2分)
A.與作者“困未敏達”受累“較試之場”對比
B.說明“身復早達”沒有諸生困頓科場的憂愁。
C.王季重因“早達”而無“諸生”的生計之憂。
D.因為“身復早達”,王季重成為“一代之才”。
24、從句式的角度分析第②段畫線句。(3分)
25、作者在序中闡釋了生活與文學創作的關系,對作者的觀點作評價。(4分)
21(2分)A
22(2分)答案示例:讀書不廣 游歷不廣 ,見聞太少
23(2分)B
24(3分)答案示例:先以短句贊美王季重作品見解之獨到音韻之華美,后用整句長句形容其文思的精妙和文采的絢爛,參差句式的音律與王季重的文學美相得益彰。
評分說明:短句分析2分 長句分析2分
25(4分)答案示例:作者以王季重的經歷及其文字為例闡釋了讀書多、游歷廣、見聞感受豐富,才能見識獨到,文辭暢達,這一觀點揭示了文學創作離不開生活的規律,但王季重的天才和“早達”只是例外,不少愚鈍或困頓科場但勤奮的人也能寫出經典作品。
(甲)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泵赡耸季蛯W。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乙)晉平公問于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睅煏缭唬骸昂尾槐T乎?”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注]①炳燭:點燭。②盲臣:師曠為盲人,故自稱為盲臣。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1.下面句子中的“以”和“蒙辭以軍中多務”的“以”意義不同的一項是:
[ ]
A.葬以大夫禮
B.以錢覆其口
C.有好事者船載以入
D.請以軍禮見
2.解釋下面句子中的劃線詞:
①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
②及魯肅過尋陽。( )
③欲學,恐已暮矣( )
④晉平公問于師曠曰( )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①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
4.兩段文字敘述的內容都可以用“____________”二字概括。晉平公擔心學不好的理由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呂蒙不愿學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C
2.①研究,專攻
②到訪或到
③遲,晚
④向或對
3.①你如今的才干和謀略,不再是(當初)的吳下阿蒙了!
②怎么(或哪里)會有作為下臣的卻戲弄他的君主呢?
4.勸學;年紀大;事務多。(意思答對即可)
你是否每次看到文言文就發慌,看到“之、乎、者、也”就不知道到底都是什么意思,實詞、虛詞傻傻搞不清楚?文言文閱讀6-15分總是得分稀疏?
方法小貼士:
1、課內文言文考試的范圍是初中教讀篇目。復習時一要抓好重點。根據考綱的考查范圍和要求以及自身的熟悉程度對復習內容進行取舍、側重。
2、一般考查常見的文言虛詞、實詞的含義和用法。實詞則常??疾橐辉~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的詞語;對句子的考查則側重于關鍵句子的句式和句意;對內容考查就與現代文基本相似。從字、詞、句到文學常識以至思想感情、表現手法等,都要拎出要點,總結規律。二要選好篇目。選取教讀篇目中那些文質兼美的文章,它們往往也是文言文中最典型的、知識的覆蓋面最廣的文章,這樣復習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近兩年的中考課外文言文閱讀大多選擇故事型的文段。內容比較淺顯,考察內容基本與課內部分相似。做題時一定要注意與課內學過的課文或知識點相聯系,注重由課內向課外的遷移運用。
4、文言文閱讀題主要分為兩類。
一是翻譯類:此類題解答思路是:
(1)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傾向性。
(2)詳知譯句上下文的含義,并逐字對應翻譯,做好換、留、刪、補、調。注意翻譯時應抓住句子中關鍵字詞,這些字詞往往是得分點。
(3)還可由現代詞、成語推導詞語在文中的`含義。
(4)另外還要注意詞類活用、古今異義、通假、偏義復詞等特殊現象。
(5)若直譯不通,則用意譯。須根據上下文推導,不拘泥于原文結構,聯系生活實際大膽推想。
二是啟示類:
解答這類題目時要注意思想傾向,抓住作者基本的感情立場,聯系文章主要情節及主要人物,抓住評論性的語句從多角度、多側面思考作答。
文言文閱讀比較晦澀枯燥,建議可以每天閱讀一篇文言文,并帶著問題去練習哦。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最能代表儒家思想?!墩撜Z》是他思想的精華,自然也就傳達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不管他要說什么東西,其最終目的就是教人們一定要仁慈,別人打了你的左臉,一定要把自己的右臉伸過去,只有這樣才顯得仁慈。
24.上面這段文字對儒家仁的`思想理解是否正確,請簡要說明理由。
參考答案(7分)
23.(1)實行減輕賦稅的政策。(1分)
(2)年成不好時應減輕賦稅,使百姓能夠生存,這樣才對君主有利。有若的觀點體現了儒家在對待君、民關系上,主張重視民生、體恤百姓以鞏固統治的思想。(3分)
24.不正確。儒家認為,仁者愛人,但主張以直報怨,而不是以德報怨。(3分)
祖逖聞雞起舞
范陽祖逖,少有大志,與劉琨俱為司州主簿,同寢,中夜聞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為軍諮祭酒。逖居京口,糾合驍健,言于睿曰:“晉室之亂,非上無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爭權,自相魚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遺民既遭殘賊,人思自奮,大王誠能命將出師,使如逖者統之以復中原,郡國豪杰,必有望風響應者矣!”睿素無北伐之志,以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給千人廩,布三千匹,不給鎧仗,使自召募。逖將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陰,起冶鑄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進。
當初,范陽人祖逖,年輕時就有大志向,曾與劉琨一起擔任司州的主簿,與劉琨同寢,夜半時聽到雞鳴,他踢醒劉琨,說:“這不是令人厭惡的聲音。”就起床舞劍。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馬睿讓他擔任軍咨祭酒。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驍勇強健的壯士,對司馬睿說:“晉朝的變亂,不是因為君主無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亂,而是皇親宗室之間爭奪權力,自相殘殺,這樣就使戎狄之人鉆了空子,禍害遍及中原。現在晉朝的遺民遭到摧殘傷害后,大家都想著自強奮發,大王您確實能夠派遣將領率兵出師,使像我一樣的人統領軍隊來光復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會有聞風響應的人!”司馬睿一直沒有北伐的志向,他聽了祖逖的話以后,就任命祖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僅僅撥給他千人的口糧,三千匹布,不供給兵器,讓祖逖自己想辦法募集。祖逖帶領自己私家的軍隊共一百多戶人家渡過長江,在江中敲打著船槳說:“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復成功,就像大江一樣有去無回!”于是到淮陰駐扎,建造熔爐冶煉澆鑄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繼續前進。
吳山圖記
歸有光〔明代〕
吳、長洲二縣,在郡治所,分境而治。而郡西諸山,皆在吳縣。其高者,穹窿、陽山、鄧尉、西脊、銅井。而靈巖,吳之故宮在焉,尚有西子之遺跡。若虎丘、劍池及天平、尚方、支硎,皆勝地也。而太湖汪洋三萬六千頃,七十二峰沉浸其間,則海內之奇觀矣。
余同年友魏君用晦為吳縣,未及三年,以高第召入為給事中。君之為縣,有惠愛,百姓扳留之,不能得,而君亦不忍于其民。由是好事者繪《吳山圖》以為贈。
夫令之于民,誠重矣。令誠賢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澤而有榮也;令誠不賢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殃而有辱也。君于吳之山川,蓋增重矣。異時吾民將擇勝于巖巒之間,尸祝于浮屠、老子之宮也,固宜。而君則亦既去矣,何復惓惓于此山哉?昔蘇子瞻稱韓魏公去黃州四十馀年而思之不忘,至以為《思黃州》詩,子瞻為黃人刻之于石。然后知賢者于其所至,不獨使其人之不忍忘而已,亦不能自忘于其人也。
君今去縣已三年矣。一日,與余同在內庭,出示此圖,展玩太息,因命余記之,噫!君之于吾吳有情如此,如之何而使吾民能忘之也!
六國論
蘇轍〔宋代〕
嘗讀六國《世家》,竊怪天下之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眾,發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常為之深思遠慮,以為必有可以自安之計,蓋未嘗不咎其當時之士慮患之疏,而見利之淺,且不知天下之勢也。
夫秦之所以與諸侯爭天下者,不在齊、楚、燕、趙也,而在韓、魏之郊;諸侯之所與秦爭天下者,不在齊、楚、燕、趙也,而在韓、魏之野。秦之有韓、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韓、魏塞秦之沖,而弊山東之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韓、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韓,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韓、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齊之剛、壽,而范雎以為憂。然則秦之所忌者可以見矣。
秦之用兵于燕、趙,秦之危事也。越韓過魏,而攻人之國都,燕、趙拒之于前,而韓、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趙,未嘗有韓、魏之憂,則韓、魏之附秦故也。夫韓、魏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間,此豈知天下之勢邪!委區區之韓、魏,以當強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韓、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東諸侯,而使天下偏受其禍。
夫韓、魏不能獨當秦,而天下之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韓親魏以擯秦。秦人不敢逾韓、魏以窺齊、楚、燕、趙之國,而齊、楚、燕、趙之國,因得以自完于其間矣。以四無事之國,佐當寇之韓、魏,使韓、魏無東顧之憂,而為天下出身以當秦兵;以二國委秦,而四國休息于內,以陰助其急,若此,可以應夫無窮,彼秦者將何為哉!不知出此,而乃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敗約,以自相屠滅,秦兵未出,而天下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國,可不悲哉!
馬說
韓愈〔唐代〕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祗同:衹)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熊廷弼
【甲】
熊廷弼,字飛百,江夏人。萬歷二十五年舉鄉試第一。明年成進士,授保定推官,擢御史。四十七年,楊鎬既喪師,廷議以廷弼熟邊事,起大理寺丞兼河南道御史,代鎬經略。未出京,開原失,甫出關,鐵嶺復失,沈陽及諸城堡軍民一時盡竄,遼陽洶洶。廷弼兼程進,遇逃者,諭令歸。斬逃將劉遇節、王捷,以祭死節士。誅貪將陳倫,劾罷總兵官李如楨,以李懷信代。督軍士造戰車,治火器,浚濠繕城,為守御計。令嚴法行,數月守備大固。乃上方略,請集兵十八萬分布清河,撫順諸要口,首尾相應,小警自為堵御,大敵互為應援。
廷弼身長七尺,有膽知兵,善左右射。自按遼即持守邊議,至是主守御益堅。然性剛負氣,好謾罵,不為人下,物情以故不甚附。
當是時,光宗崩,熹宗初立,朝端方多事,而封疆議起。御史馮三元劾廷弼無謀者八、欺君者三,謂不罷,遼必不保。詔下廷議。廷弼憤,抗疏極辨,且求罷。而御史張修德復劾其破壞遼陽。廷弼益憤,再疏自明,云“遼已轉危為安,臣且之生致死。”遂繳還尚方劍,力求罷斥。及遼陽破,河西軍民盡奔,自塔山至閭陽二百馀里,煙火斷絕,京師大震。帝乃治前劾廷弼者,復詔起廷弼于家,而擢王化貞為巡撫。
化貞素不習兵,輕視大敵。文武將吏進諫悉不入,與廷弼尤牴牾。二十二日,遇大清兵平陽橋。鋒始交,大潰,大清兵追逐化貞等二百里,不得食,乃還。報至,京師大震。大理寺卿周應秋等奏上獄詞,廷弼、化貞并論死。
(節選自《明史》,有刪改)
【乙】
明啟、禎間,東事之壞中破竹之不可遏,一時大臣才氣魄力足以搘拄①之者,熊司馬一人耳。用人者貴展其才,原不當使一二腐儒操白簡以議其旁也。
關門再出,廟堂諸公忌其有所建白,乃以全不解兵之王化貞漫夸六萬兵平遼,為之掣肘。時江侍郎秉謙力陳:經臣②不得展布尺寸,反使撫臣③得操節制之柄,必誤國事。不幸言而中矣。當國者茍有人心,即寸斬撫臣以謝經臣,猶且不足。反以不能死綏罪之,是猶束烏獲④之手足,使力不勝匹雛者代之任重,及蹶而僨,則曰“是亦獲有同咎”,可乎?
(節選自全祖望《書明遼東經略熊公傳后》)
[注]①搘(zhī)拄:支撐,抵抗。②經臣:經略一方軍事的大臣。③撫臣:安撫地方的大臣,指巡撫。④烏獲:戰國時秦國大力士,據說他能舉千鈞之重。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授保定推官,擢御史 擢:提拔
B.甫出關,鐵嶺復失 甫:剛剛
C.當國者茍有人心 當:處在
D.是亦獲有同咎 咎:罪責
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A.廷議以廷弼熟邊事 即寸斬撫臣以謝經臣
B.復劾其破壞遼陽 忌其有所建白
C.臣且之生致死 猶且不足
D.不得食,乃還 乃以全不解兵之王化貞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楊鎬戰敗以后,朝廷起用熊廷弼代楊鎬為遼東經略,熊廷弼到達遼陽后,開原、鐵嶺相繼失守,他斬殺逃將劉遇節等,以求穩定軍心。
B.熊廷弼有膽略,曉軍是。任經略后更加堅決主張拒敵守城。但是他稟性剛直,喜歡罵人,不甘謙恭下人,因而輿論對他不太支持。
C.王化貞不通軍事,輕視大敵;不聽文武將吏的規勸,與熊廷弼尤其抵觸。戰敗后大理寺周應秋等報上判決書,熊廷弼、王化貞都被判了死刑。
D.全?
7.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小警自為堵御,大敵互為應援。(3分)
(2)帝乃治前劾廷弼者,復詔起廷弼于家。(3分)
(3)用人者貴展其才,原不當使一二腐儒操白簡以議其旁也。(4分)
4.(3分)C (當:掌管,主持。)
5.(3分)B (兩個“其”均為第三人稱代詞“他”。)
6.(3分)A (“熊廷弼到達遼陽后,開原和鐵嶺相繼失守”有誤,原文“未出京,開原失,甫出關,鐵嶺復失”。)
7(10分)(1)小的戰事各自拒敵防守,大敵來時則互相接應、援助。(3分)
(2)熹宗于是對過去彈劾廷弼的人加以治罪,又下達詔書從家中起用延弼(3分)
(3)用人者可貴之處在于能讓人的才能得到施展,原本就不應當讓一兩個迂腐的書生拿著彈劾的奏章在他的一旁議論。(4分)
熊廷弼(1569-1625),明末將領,字飛白,號芝岡,漢族,湖廣江夏(今武漢市江夏區人)萬歷進士,楚黨。由推官擢御史,巡按遼東。
萬歷三十六年(1608年),熊廷弼受命巡按遼東。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以兵部右侍郎代楊鎬經略遼東,招集流亡,整肅軍令,造戰車,治火器,浚壕繕城,守備大固。
熹宗即位,天啟元年(1621年),建州叛軍攻破遼陽,再任遼東經略。與廣寧(今遼寧北鎮)巡撫王化貞不和,終致兵敗潰退,廣寧失守。因當時王化貞是東林黨人葉向高(當時首輔)的弟子,所以熊廷弼被東林黨人背黑鍋。五年(1625年)被殺,并傳首九邊。
(懌)又聞襄城②有盜十許人,獨提一劍以往,殺數人,縛其余。汝旁縣為之無盜,京西轉運使③奏其事,授郟城尉……懌雖舉進士,而不甚知書,然其所為皆合道理,多此類。姑居雍丘,遭大水,有粟二廩④,將以舟載之。見民走避溺者,遂棄其粟,以舟載民。見民荒歲,聚其里人⑤飼之。粟盡乃止。懌善劍及鐵簡⑥,力過數人而有謀略。
【注】①桑懌(yì):人名。②襄城:地名。下文的“汝旁縣”“郟城”“雍丘”均指地名。③京西轉運使:官職名。下文的“尉”也是官職名。④廩:糧倉。⑤里人:同鄉人。⑥鐵簡:狹長的鐵片。
【小題1】.⑴解釋文中劃線詞的意思。(4分)
①有盜十許人 ( ) ②見民走避溺者 ( )
③見民荒歲( ) ④懌善劍及鐵簡( )
⑵下列文言虛詞用法相同的是( )(2分)A.以:將以舟載之有好事者船載以入B.之:汝旁縣為之無盜荊吳形勝之最也C.雖:懌雖舉進士雖多忌克D.然:然其所為皆合道理頹然碧窈
【小題2】.用“ / ”標出下面句子朗讀時的停頓(2處)。(2分)
然 其 所 為 皆 合 道 理
【小題3】.句子翻譯:(4分)
⑴見民走避溺者,遂棄其粟,以舟載民。
⑵普顏色不變,跪而拾之以歸。(《趙普》)
【小題4】.結合文章相關內容,試分析桑懌個什么樣的人?(2分)
答案
【小題1】⑴(4分)①表約數 ②跑,逃跑 ③年 ④善于、擅長 ⑵ (2分)C
【小題1】然 ︱其 所 為 ︱皆 合 道 理(2分)
【小題1】⑴發現那些逃難躲水患的百姓,就拋棄了那些糧食,用船裝載百姓。(2分)
⑵趙普臉色沒有改變,跪在地上把碎紙片拾起來帶回了家。(2分)
【小題1】有勇有謀,關心百姓(2分,評價要扣住人物的義勇壯舉,要求答到兩點,一個要點1分,只要答到大意即可。)示例:⑴有勇有謀,既健且勇;⑵體恤民情,心系百姓,仗義疏財。
第一,梳理基礎,訓練語感。在復習初期,考生需要對于文言虛詞、實詞、語法進行系統梳理,夯實基礎。同時,還需要保持每周兩篇文言文的訓練量。但是,特別需要提出的是,每周兩篇文言文不是指簡單地完成兩篇文言文閱讀題目,而是需要對這兩篇文言文進行逐字翻譯、精析,標注出其中所有的語言點,重點字詞,語法現象。只有逐字精析,才能真正夯實基礎,訓練文言語感。
第二,梳理技巧。文言文閱讀部分并非全無章法技巧可循。當我們在基礎上完成梳理之后,還需要在方法技巧上進行集中訓練。在完成實詞虛詞部分的題目時,需要關注前后搭配,可以根據詞性進行選擇。而在完成句子翻譯題目時,可通過一一對應法完成題目,即先對句子成分進行劃分,對比對象句與翻譯句之間在成分方面是否做到一一對應,排除成分缺失的選項。在完成組合性選項題目時,先關注主語、再關注內容,排除主語不一致的選項后針對內容進行選擇。在完成文意理解題時,著重關注文章的細節性信息。
第三,特別值得提出的是,文言文部分新增閱讀延伸題。文言文閱讀延伸主要是論證類的閱讀延伸題。即讓考生針對文言文中的某一觀點看法,或者針對人物形象談一談自己的看法。這類題目難度適中,考生只要把握好文言主旨,并相應按照答題模式進行作答即可。
以上是針對文言文閱讀部分的復習方法提出的幾點建議。最后,需要再次強調的是,文言文需要長期積累,考生一定要提早著手準備,并且持之以恒,保證每周一定的訓練量并輔之以適當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在文言文部分保分、提分,為在高考語文中取得高分奠定基礎。
《文言文閱讀優秀27篇》圖文推薦
Copyright©2023寵物網www.www-999906.com/版權所有 備案號:魯ICP備20000893-7 網站地圖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聯系QQ;153586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