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當時成吉思汗把歐洲打下來了現在會怎么樣
花剌子模當時位于亞洲和歐洲之間,成吉思汗在滅掉花剌子模的同時,也把兵鋒指向了歐洲。不過很快他就停止了向歐洲發動繼續的進攻的步伐。
(成吉思汗畫像)
成吉思汗當時在進攻歐洲的時候,并沒有遇到任何阻礙,那么,他為什么會停止征伐的腳步呢?有人可能會說,因為成吉思汗當時進攻的重心不是歐洲,因此,他沒有向歐洲發動繼續進攻。這個話,其實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我們前面說了,成吉思汗發動第一次西征的目的,是向花剌子模復仇。花剌子模當時是位于亞洲和歐洲之間的強盛一時的大國,不過在成吉思汗大軍的攻擊下,顯得有些不堪一擊,成吉思汗很快就把花剌子模的全境給拿下來了。
雖說已經拿下了花剌子模全境,但是,成吉思汗并沒有完成任務,因為花剌子模的國王摩訶末雖然被成吉思汗打死了,但是他的兒子札蘭丁卻逃跑了。而且又在哥疾寧等地,糾集了十多萬軍隊,卷土重來,要報復成吉思汗,實行復國。
這樣一來,成吉思汗不得不繼續和札蘭丁作戰。成吉思汗在和札蘭丁作戰的時候,打得異常艱苦,他最喜愛的孫子因此戰死沙場。但就算這樣,依然沒能把札蘭丁徹底消滅,札蘭丁在整個呼羅珊地區神出鬼沒,最終又向印度方向逃跑。后來,當他只剩下一個人的時候,他竟然縱馬跳進印度河里。而奇怪的是,他并沒有淹死在印度河,戰馬帶著他,渡過印度河,到印度境里去了。
(花剌子模之戰)
本來成吉思汗準備也渡過印度河,進攻印度的。不過當時包括耶律楚材在內的許多人,都勸說他不要再繼續打下去了。同時蒙古兵出外打了六年之久,都有些思念家鄉,無心再戰。另外他又遇到了一頭“神獸”,那“神獸”發出一種“汝主早回”的勸告聲,讓成吉思汗以為神靈不允許他繼續打下去了,所以撤軍回國。從這里可以看出,成吉思汗當時的重心,確實不是在歐洲,而是隨著花剌子模王子札蘭丁的腳步,一直往印度方向打去了。不過,雖然說成吉思汗實際上進攻的方向是往印度而去了,但是,并不表明他就放棄了向印度的進攻。因為當時有一支蒙古軍隊,一直在往歐洲方向打。這一支蒙古軍隊,就是他大兒子術赤的部隊。成吉思汗大兒子往歐洲方向發動進攻,是不是成吉思汗安排的呢?不是的。不是的,為什么他的大兒子卻往歐洲方向而去呢?這事就要說到成吉思汗在發動第一次西征之前了。
(術赤)
當成吉思汗帶領大軍,準備攻打花剌子模的時候,為了以防不測,他決定確立自己的繼承人,于是把兒子們召集起來,開會討論。當時最有希望繼承汗位的,應該就是成吉思汗的大兒子術赤。但是,由于成吉思汗二兒子察合臺不服,因此在會上和術赤打罵了起來。他說術赤并非成吉思汗親兒子,是野種,沒有權利繼承汗位。
察合臺之所以不惜拉下臉皮這樣說話,無非是因為只要術赤不當繼承人,按排序來說,就應該輪到他當繼承人了。不過,最終成吉思汗既沒有立術赤為繼承人,也沒有立察合臺為繼承人,而是立了第三子窩闊臺為繼承人。而且,成吉思汗并沒有懲罰胡說八道的察合臺。這在術赤看來,成吉思汗自己肯定也懷疑他術赤并非親生。雖然成吉思汗嘴上沒有這樣說,但是他的心中一定會這樣想。這讓術赤很傷心,因此,在前往攻打花剌子模的時候,他和成吉思汗就有些離心離德。攻打的路線,也并不太愿意按照成吉思汗的指揮來。成吉思汗要往呼羅珊方向打,要進攻印度,術赤卻偏偏要進攻歐洲。成吉思汗似乎也發現了術赤不太聽自己招呼。不過,他自己也覺得有些虧欠術赤,因而不但沒有懲罰他,反而還最先把花剌子模靠近歐洲的一大片土地,分給術赤,讓他在那里建立自己的王國。
(察合臺)
術赤在那里建立了王國以后,便更加起勁地往歐洲打,因為打下來的,都是他自己的,他當然很賣力了。
不過,后來成吉思汗返回蒙古后,決定拿下西夏。在興兵攻打西夏的時候,也向術赤征兵。然而,術赤卻并不愿意率軍前來支持成吉思汗,就以自己有“足疾”為由,拒絕了。加上察合臺等人又在一旁讒陷,因此成吉思汗很生氣,一度想先把西夏放在一邊,率軍攻打術赤。
這種情況下,術赤自然不好意思再攻打歐洲了,同時他也得準備軍隊,防止成吉思汗真的打過來。又過了沒多久,術赤自己又病死了。成吉思汗這才打消了打他兒子的想法,繼續打西夏。
經過這一番波折,歐洲因此得以幸免于難。蒙古人進攻歐洲的步伐,又往后推遲了十一年,直到第二次西征時,蒙古人就把矛頭完全指向歐洲了。
在中國歷史上,成吉思汗是眾所周知的。甚至很多歐洲人都對成吉思汗很熟悉。
這是因為他是歷史上杰出的戰略家。他不僅統一了蒙古,還發動了一場征服東亞的晉、西夏和東歐黑海沿岸的戰爭。
那么,很多人就會懷疑,當年戰無不勝、席卷全球的成吉思汗,為什么在他襲擊歐洲后,不再繼續戰斗。征服和統一歐洲不甜蜜嗎?
事實上,成吉思汗之所以沒有繼續攻打歐洲,主要是因為他沒有征服歐洲的念頭。
當成吉思汗到達歐洲時,他的身體已經不如以前了。
俗話說,時間不饒恕人。
就連他那一代人的驕傲成吉思汗,不僅權力不如以前,而且雄心勃勃。
成吉思汗的軍隊已經離開家鄉很多年了,每個人都和成吉思汗一樣,不想征服,而是想消滅哈拉日穆,回到王朝。
胡拉孜木被成吉思汗摧毀后,秦察騎兵和羅斯公國也被擊敗。
古印度河和伏爾加河成了每個人的戰場。
瓦拉齊木親王扎蘭德率領殘余抵抗力量,甚至在巴魯灣戰役中摧毀了3萬多蒙古士兵。然而,華拉子木的大局已不復存在,扎蘭丁被沈河圍困。后來,他沖破包圍圈逃到印度。鐵木真的班主任回到了漠北。
回到蒙古草原的成吉思汗已經60多歲了。遠征西夏時,他因高燒受傷臥床不起,西夏皇帝卻派使者到成吉思汗求和。由此可見,成吉思汗在當時有著怎樣的威望。
然而,兩年后,成吉思汗病危。
成吉思汗生前留下三份遺囑:
1、 他死了,必不喪親,以致仇敵不知道他死了。
2、 他的三兒子沃闊臺繼承了大漢的職位。
3、 他利用宋金之間的恩怨,利用宋朝的疆域,統一了宋朝,毀滅了金朝。
這三個遺囑雖然沒有關聯,但都關系到整個蒙古國的前途命運。
成吉思汗的兒子按照他的意愿建立了元朝。
由此可見,成吉思汗雖然戰線太長,兵力不足,但并沒有繼續進攻歐洲。然而,成吉思汗沒有繼續進攻的主要原因是他從未想過征服歐洲,也沒有征服歐洲的計劃。
成吉思汗雖然年事已高,但他在64歲時能夠在西夏作戰,這說明他的年齡并不是成吉思汗沒有繼續在歐洲作戰的原因。主要原因是他沒有計劃。
成吉思汗沒有打到過歐洲,更沒有打到羅馬帝國。但是他的后人忽必烈打到過歐洲,但也沒有打到過羅馬帝國。
元太宗八年至十四年(1236—1241年)窩闊臺汗遣拔都等諸王率軍征服伏爾加河以西諸國的戰爭。
元太宗九年(1237年)夏、秋,在伏爾加河以東休養士馬,決定征討斡羅斯(今俄羅斯歐洲北部的基洛夫州和韃靼自治共和國以西地區和烏克蘭、白俄羅斯)。
十二月,拔都等諸王率軍渡過伏爾加河,攻克烈也贊(一作“也烈贊”,今莫斯科東南亞贊州里亞贊城)、科羅木納(今莫斯科東南科洛姆納城)諸城。次年二月,圍攻斡羅斯弗拉基米爾大公國都城弗拉基米爾(今俄羅斯莫斯科東北)。
擴展資料:
成吉思汗十三年,遣先鋒將領哲別滅西遼屈出律勢力,掃清西征障礙。
成吉思汗十四年,花剌子模訛答剌城的海兒汗殺死了蒙古汗國的499名和平商人,其國王摩訶末又武斷地殺死了成吉思汗派去交涉的正使。以次為由,以軍事擴張和擄掠財物為目的,親率大軍約20萬分路西征。
數年間先后攻破訛答剌(在今錫爾河中游)、布哈拉及撒馬爾罕等地。遣哲別、速不臺率軍追擊花剌子模國王摩訶末,迫其逃至寬田吉思海(今里海)中小島,后病死。再命哲別、速不臺繼續西進,遠抵克里米亞半島;自率一軍追擊摩訶末之子札蘭丁至申河(印度河)。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蒙古帝國西征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成吉思汗
其實關于成吉思汗為什么不繼續打下去有很多個原因,畢竟當時成吉思汗也已經打到了歐洲的邊緣,也就是烏克蘭地區,但是烏克蘭一直都受到了歐洲的排擠,再加上當時身邊的士兵實在是人手不夠,所以他們就把軍隊給撤了回來,畢竟就算是占有了這個地方,依然缺少人力,經過考慮之后成吉思汗便決定撤了回去,也把目標定在了西夏國,不過除了這個還有其他原因:
01、成吉思汗的身體狀況也越來越不好
那個時候成吉思汗的身體狀況也是一天不如一天,再加上他也比較的思念自己故鄉,所以也想著回家,故沒有繼續在歐洲打下去,這個原因其實是主要原因,畢竟人都是在最脆弱的時候最想家,所以也導致他下令便把軍隊撤了回來。
02、兵力不足,已經無法支撐再繼續西征的需要
在戰事上,成吉思汗是一個很有能力的領導人,他一路西征,拿下了那么多的地方,但是也是因為這一路的西征導致手下的兵力也越來越少,畢竟打仗的時候需要的最多的就是兵力,如果兵力都無法滿足的話,那就很難能夠繼續下去,就算是打起來也很難成大氣候,成吉思汗念及至此也只能撤兵。
03、蒙古內部軍事緊張,矛盾較多
當時成吉思汗西征的時候,把自己的大將木華黎留在了中原,但是木華黎在成吉思汗十八年的時候卻因病逝世,這個時候西夏國和金國開始相互勾結,在背地里暗搓搓的準備對付蒙古國,這也讓當時的蒙古國兩面受敵,所以成吉思汗在知道這個消息之后,并撤回歐洲,回到國內。
如果當時成吉思汗把歐洲打下來了現在會怎么樣圖文推薦
Copyright©2023版權所有 網站地圖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聯系QQ;153586623